本文章所属钓区:海外(2445)
近日见一老兄“炮轰”台钓,我也闲来无事凑个热闹,发表一下个人见解。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么!
先说说个人对台钓的理解:在下愚见,台钓应该称之为“悬坠钓”更形象。特点就是饵+钩+子线+八字环+水线的重力等于或仅略大于浮漂的浮力,整个系统是一个精确的二力平衡,追求的就是一个字——“灵”。灵敏的钓组更适合在鱼的密度大,中小型鱼为主的场合使用。既然这种钓法有了“灵”这个优点,也势必会有缺点。
但是,个人认为,竿梢入水并不能说是一个“缺点”,进一步说,竿梢入水也并不是台钓的必要组成部分,你不能说竿梢没入水就不是台钓:) 在下的经验,一般压水线以后,竿梢仅梢头红绳后几公分入水一般情况下影响不大,因为相比那几公分竿梢,离饵更近的浮漂显然“目标”更大(如果你用4.5米的手竿,齐竿线,水深2米。竿梢离鱼饵有大概3米,而浮漂距离饵只有2米)。要说竿梢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主要不在视觉上,而是在听觉上。如果干梢压入水太多,抬竿的时候会有划水的声音,会惊到鱼。
现在来说说在我看来台钓在野钓中的真正的缺点。(请注意,是在“野钓”中,在养鱼池,我觉得台钓还是首选)
第一,台钓要求对浮漂和配重精确调节,以匹配相应的“目数”,但是野外环境水底往往不平,使得“目数”难以准确固定;我的解决办法就是调得顿一些,让两个饵都落底,看“目数”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都可以接受。
第二,由于要求“悬坠”,坠的重量一般都不大,导致下沉速度较慢,小鱼容易截口;我的解决办法是水深时大漂大坠,其实还是牺牲了灵敏度。
第三,实在想不出别的“硬伤”了,欢迎大家补充。
其实,很明显,台钓的弊端多是由于追求“灵”而带来的“副产品”。只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适当的牺牲一些“灵”,就会使这些弊端有所改善。要是把台钓的“灵”都牺牲掉,那坠到底了,就是传统钓了。
至于说坠在水里悬着鱼会害怕,我觉得对付大鱼,可是适当加大子线的长度,比如我钓鲤鱼,子线在20公分甚至再长一些。
再有就是悬坠法子线垂直于地面是否会影响于进食。首先,我不认为垂直的子线会影响鱼吃饵,因为鱼吃食不是靠咬,而是靠吸。何谓“吸”,即鱼口腔内的水压小于外界水压,而这个水压差是从各个方向指向鱼嘴的,饵是被这个压力压进鱼嘴的,就像吸尘器吸东西。而垂直的子线(子线一般都又细又软),在这个压力的带动下,很容易就会形成弯曲。等饵进到鱼嘴里,子线真的碰了鱼的上嘴唇,鱼觉得不对时,浮漂也出了信号,你也就抬竿、遛鱼了。您也许会说,立着的子线会吓跑鱼,那么传统钓在饵几公分以外不也立着大线么?
接下来,我认真地做个受力分析,看看两种情况下,鱼吸饵所用的力量对比。如图所示,对于台钓,如果鱼要把饵吸走d这么大距离,首先要克服水对饵的阻力,饵的一部分重力(另一部分被漂平衡)和子线的拉力,但是如果子线足够长,角a足够小时(当然,长子线,又一次牺牲了“灵”),子线的拉力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对于传统钓,同样的距离d,鱼就要克服水的阻力,坠和地之间摩擦力(您也许会说,可能坠还没有被拉动,可是如果坠还没有被拉动,漂也就显示不出来鱼吃饵了),以及饵全部的重力。相比之下,相对于台钓,传统钓要让鱼付出更大的力,才能吸动饵。

综上所述,在下认为台钓相对于传统钓给了钓手更多的选择,即可以“灵”,也可以“钝”,甚至也可以稍加改动,变成传统钓的钓组。
其实什么钓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钓什么鱼。就好比如果你喜欢越野赛,就不能开F1赛车,;你喜欢速度,悍马就显然不能够胜任。
个人愚见,欢迎斧正!
#######################################################
下面原引一老兄的回话:
原理性、基础性的错误!
台钓和所谓的统钓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口动式”和“体动式”的区别!根本不是什么灵顿之分、竿稍位置之分……
“传统钓要让鱼付出更大的力,才能吸动饵”——传统钓时鱼是嚼着肉、剔着牙回家途中拉动浮标的!
呵呵,搞清楚之后我再告诉你台钓在野外运用时的N多“硬伤”。
#######################################################
首先,您说我犯了“原理性、基础性的错误!”——可是什么是“原理性、基础性错误”???您着实吓着我了。于是我怀着敬畏的心理继续拜读您的回复。
接下来您说“‘口动式’和‘体动式’”,我也能理解:动动嘴就有信号为“口动式”,挪了身子才有信号则为“体动式”(其实这个定义很“独到”,佩服!)。可是您又说“根本不是什么灵顿之分”,那请问,应是什么之分?无论“口动”或“体动”,都是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灵”和“钝”的关系。当然,我没有说“灵”就绝对好,“钝”就不好;要灵则灵,须“钝”则钝,自由掌控,我认为才是台钓的本质。至于“竿稍位置”,我已经说了,不能作为划分钓法的依据,您冤枉我了:)
接下来,您生动地描写了传统钓的原理:“传统钓时鱼是嚼着肉、剔着牙回家途中拉动浮标的!”可是这和我前文里的“传统钓要让鱼付出更大的力,才能吸动饵”并不矛盾啊!鱼要想把食吃进嘴里,第一个动作一定是吸,诸如“鲤、草、鲫”之类的都是。如果上来就直接“啃、咬、嚼”估计您的子线是受不了的,您的钩就真的只能让鱼在回家的路上提牙用了。
您在最后说“呵呵,搞清楚之后我再告诉你台钓在野外运用时的N多‘硬伤’。”您让我搞清什么?搞清鱼怎么“提的牙”,怎么“回的家”?……台钓是有弱点,尤其在野钓时更不能教条,死板的使用。至于您说的“N多‘硬伤’”还请您不吝赐教,小弟洗耳恭听。
虽然在下才疏学浅,但您如此空洞的驳斥,实难让人信服。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9458.html
本文章由xiaoshi于2008-11-15 7:14:38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