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苏(700) 盆里就是大家要讨论的鱼! 我在《风光旖旎长荡湖》一文中提到了这种鱼,由于对它的美味难以忘怀,而现在又非常难见,本人不才,甚至连它的学名也不知道。对它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发帖上来,天南地北的钓友共同探讨一下。 这种鱼我们当地叫“刺鼓呆子”(音译),到底怎么写也不知道。小时候就用大头针做把钩子,穿根蚯蚓,往平常小河边淘米洗菜的”码头“边一扔,随便逗引两下,它就一口咬上去,拖着就跑。不用七星标,完全凭手感。这或许是叫它”呆子“的原因吧。真是太傻了!用”赶籈“(一种土鱼具,用细竹和尼龙网做成,跟下图差不多)也能捕到它。个头不大,1两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 “赶籈”形状看上去跟它差不多,不同的是“赶籈”前后左右四面有一面没有网,前面没有网,专供鱼虾进入。穿水靠下水,专挑有水草的地方,把“赶籈”前面对着水草,脚在水草堆里一搅活,小鱼河虾什么的全都钻进去了,赶紧提网出水就成。这种鱼具只能捕到智商比较低的东西,河虾刺鼓呆子之流。但这些智商比较低的东西价值不菲,味道又极其鲜美,所以“赶籈”依然能大放光彩。 这种鱼的做法跟黄颡大同小异,但滋味比黄颡更加鲜美。用 “赶籈”能捕到不少小刺鼓呆子,拍碎了蒸蛋,鲜美无比。 我说完了,该大家说说啦。各位钓友熟悉这种鱼么?说说各地的叫法、学名,以及更加美味的做法~~~~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8572.html 〖大 中 小〗〖关闭〗
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苏(700)
盆里就是大家要讨论的鱼!
我在《风光旖旎长荡湖》一文中提到了这种鱼,由于对它的美味难以忘怀,而现在又非常难见,本人不才,甚至连它的学名也不知道。对它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发帖上来,天南地北的钓友共同探讨一下。
这种鱼我们当地叫“刺鼓呆子”(音译),到底怎么写也不知道。小时候就用大头针做把钩子,穿根蚯蚓,往平常小河边淘米洗菜的”码头“边一扔,随便逗引两下,它就一口咬上去,拖着就跑。不用七星标,完全凭手感。这或许是叫它”呆子“的原因吧。真是太傻了!用”赶籈“(一种土鱼具,用细竹和尼龙网做成,跟下图差不多)也能捕到它。个头不大,1两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
“赶籈”形状看上去跟它差不多,不同的是“赶籈”前后左右四面有一面没有网,前面没有网,专供鱼虾进入。穿水靠下水,专挑有水草的地方,把“赶籈”前面对着水草,脚在水草堆里一搅活,小鱼河虾什么的全都钻进去了,赶紧提网出水就成。这种鱼具只能捕到智商比较低的东西,河虾刺鼓呆子之流。但这些智商比较低的东西价值不菲,味道又极其鲜美,所以“赶籈”依然能大放光彩。
这种鱼的做法跟黄颡大同小异,但滋味比黄颡更加鲜美。用 “赶籈”能捕到不少小刺鼓呆子,拍碎了蒸蛋,鲜美无比。
我说完了,该大家说说啦。各位钓友熟悉这种鱼么?说说各地的叫法、学名,以及更加美味的做法~~~~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8572.html
肉不好,太软,如同嚼棉花。
(塘鳢、蒲鱼)
体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平扁,口上位.两颌具细齿。颊部肌肉发达。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人。腹鳍胸位,左右分离。生殖期间:雄鱼体表光滑,雌鱼体表粗糙,有明显的生殖突。
底层鱼类,喜隐居于岩石缝隙,或泥沙、杂草等隐蔽处。食虾。4~6月产卵,以石隙、空蚌壳及破瓦罐等为产卵巢穴。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肉多,鲜美可口。江浙一带以[纯]菜、蒲鱼(沙鳢)为名菜。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等地。
本评论由syqdsds于2007-3-12 21:05:52最后编辑过
没见过
看不清
见过,不过没喜欢吃
看不清楚,不知道。
引用:对酒当歌的评论:肉不好,太软,如同嚼棉花。
个人喜好问题,呵呵~~~~~~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已经解开多年的困惑啦!!
谢谢水边客!!!!就是你所说的那种鱼!!!
很不清楚啊
……系统无法识别您的身份,请先『从这里登陆』或者先『注册老网会员』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