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广东(754) 各位在抛竿野钓时是否有过光响铃不上鱼的经历?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悟出一点道理(主要是饵料的制作要点,其它方面各位大虾已有相关文章)让大家评说评说。 大家都知道,炸弹钩中鱼的关键是靠鱼把钩吸人鱼口。如何使钩更容易让鱼吸人?诸多因素中饵料的硬度/粘度本人认为是关键之一。一般情况下,饵料的硬软易感觉,好判断。粘度就不太好掌握。(到目前为止,本人虽有点感觉还是总掌握不好)这里的“粘度”有两个内容:其一,是饵团的耐泡程度;二是饵料和钩的粘合程度,换句话说就是饵料对钩的带送能力。如果光是饵团要耐泡,我相信这对大家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耐泡的“程度”!而这个“程度”又和粘度有关。我的“程度”把握是在约20米的距离,泡30分钟左右收回时料架还基本被饵料包住,60分钟左右收回时料架全空。写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请大家耐心点。一般情况下,同样的配比,料和得硬要比和得软耐泡。而软硬程 度相同的不同配比,料团的耐泡程度也是不同的。为什么要说这人人皆知的废话?为了说明本人的道理----粘度!本人认为,料团在水中的状态基本上可分为里、中、外三层:里层就是还没有被水泡软的料心;外层是被水泡得开始散落的一层;中间的这一层是已经被水泡软又不散落且具有一定粘度的关键一层。而粘度又是这关键一层中的关键:粘度太大,只有料、钩的“粘合”程度大一利;蔽可就多了,料团分解慢,诱鱼效果差;中间层太薄。时间短,会因为这一层太薄导致钩被料心“吸住”,和我们想要的带送作用刚好相反;时间长,则有可能料、钩分离,失去带送作用。等等。粘度太小呢,最大的好处就是诱鱼效果好。其他的就要靠运气了。到目前为止,这粘度的把握我也只是一个大概: 在把握上面时间的前提下,硬度差不多就是发得好的馒头(和)面的硬度。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9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