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吉林(1345) 天,越来越凉了,鱼很难张嘴。遂决定本周末做今年的最后一钓。 应朋友邀请,周六下午到了查干湖,由于时间短,捡了一个鱼塘,练杆过瘾。鲫上杆很快,不到2小时,三人就钓了18斤,一斤以上的鲫鱼就钓了5条,但我一点也不兴奋,没有挑战,就没有刺激。 第二天早早地,我们就来到叫做“老马圈”村附近的一个江岔,这里原来是松花江江岔的河套,以前开发成了稻田,前几年又从松花江引来江水,个人承包养鱼。鱼也不喂,具有野生性质,但很难钓。 在这样的地方钓,必须打好窝子,虚实结合,避免吵杂。我提前和朋友说好让他们准备窝料——豆饼和窝底料,根据秋季时鱼喜荤食的特点,再三叮嘱他们挖一些蚯蚓,他们答应好好的。一到钓点,不但挖好的蚯蚓忘了带,负责豆饼的人可能有个误解,认为拿了窝底料,豆饼就不用了,结果六个钓位,只打了三袋“窝饵窝”。 这次准备得不充分,风大、浪高,还挂底,我损失了两副钩,小刘更惨,搭了三副钩和一个浮漂。 明年再来吧! 
查干湖的鱼塘,水很静。 
鲫鱼狠咬钩。 
大鲫很受伤。 
不到2小时就…… 
第二天,早早地就来到“老马圈”附近的江岔,我们坐得太近,控制不住说话…… 
这是辅助堤坝,国坝在右侧不远处。 
见来了这么多人,坝左侧另一家渔人加强了巡视。 
水草太多,钩在哭泣。 
怕遇大物,用上两把手海两用,右边这把是在老网买的“凯夫拉”。 
秋风萧瑟。 
下午风有所收敛,鸭子也出来玩了。 
效果不太好,六个人的收获!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6596.html 本文章由大把银子于2008-9-23 9:44:41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