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山东(2167)
(一)
今年以来,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机会外出钓鱼,单位的同事们笑称我这个钓协会长该撤职了,其实我的手也一直痒呢,只是没办法呀。7月25日,得到消息,小王钓鱼场要重新放鱼开业,下定决心要去过把瘾。
26日,星期六,早上5:00,起床后直奔渔场,到了以后才发现来晚了,本想在东岸的老钓位上支竿(去年开业时我曾在这个钓位钓到14条大鱼),却发现早来的钓友已经在北岸钓上了一条,正犹豫间,北岸的巩姓同事也钓了一条,于是到北岸落座。
抽竿,插漂,用酵鲤混合颗粒饲料打窝,准备战斗,可一直到上午9:00,浮漂纹丝不动,连往日调皮的小杂鱼也不来捣乱了。整个渔场除了东岸我的老钓位上钓到了4条,西岸的水口处钓了3条外,其余钓位基本不上鱼。身边的同事因提竿动作过大导致两钩全失跑鱼后,也一直再无鱼汛。
周围的钓友都有被渔场老板钓了的感觉,大呼上当。
我可没这么想,鱼虽然没有象老板号称的放那样多,可毕竟有人钓到了,钓不到的原因很多,应该在钓位、鱼饵、钓具、天气上找原因。
于是我绕到西岸的水口处,向那位钓友请教。因为以前常在一起钓鱼,大家都很熟了,他也没有保留,把鱼饵的配法告诉了我。
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因为所放的鱼都是从水库的网箱里买来的,所以打窝应以原味颗粒为主,钓饵应增加鱼粉、虾粉,突出腥味。
2、钓竿不宜太长,4.5米足矣,这批新鱼没有戒心,喜欢溜边。所有钓到鱼的钓友80%用的是短竿。
3、天气炎热,水口处含氧量高,是好钓位。
虽然,当天一鱼未获,作了“空军司令”,可总结了经验,就看下一步判断是否正确了。(二)
28日下午6:00,带着“屡败屡战,钓不到鱼不罢休”的心情,再次来到小王钓鱼场。
到达以后,发现水口处无人,忙赶过去坐下,同时给约好同来的巩姓同事占了个钓位。
这次我作了些准备,买了进口的“荒食”钓饵,为增加腥味,配上一半的“小野战蓝鲫”作钓饵,以细颗粒饲料打窝。
6:30左右,同事赶到,我打的鱼窝开始闹小鱼,浮漂上下跳动,我心中窃喜,所谓“小鱼闹,大鱼到”,等天稍微一黑,小鱼“回家”了,大鱼就该吃食了。
果不其然,7:00左右,夜光棒连点两次后被拉入水中,我提竿中鱼,遛了两分钟,一条2斤多的鲤鱼被生擒活捉。忙再撒把饲料续窝,以留住窝中受惊其他鱼弟兄。
我的验认为,上鱼后抓紧少量续窝很重要,而饲料入水的声音对这些在网箱中长大的鱼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为怕窝饵太多影响鱼吃钓饵,我还撒了几把岸边的沙土。嘿嘿,老板骗咱的钱,咱就骗他的鱼吧。
又过了半小时左右,窝子里的鱼发了,连上两条3斤多重的鲤鱼后,漂相就有点乱了,常常浮漂还没立直就有鱼接口,因为吃食不明显,提竿机会把握不好,鱼钩挂不牢,连跑两条大鱼,还差点惊了鱼窝。我赶紧加大鱼饵分量和黏度,使鱼饵能快速到底,终于又钓到一条。
此后,我的钓位飘来大片浮草树叶,漂子已无法立起,竿子短够不到,无法拨草,只好盼着风能吹走那些漂浮物,可天气闷热,一点风也没有,也罢,趁这空抽烟、喝水、休息一下。
右侧的巩姓同事一直没上鱼,有吃口但没抓住,看来还没总结出经验找到感觉,现在他的窝子也瓢满了树叶,他不停地轮竿,想用鱼钩把树叶钓光,哈哈。
劝他别搞这么大动静,以免惊了鱼窝,可他不听,唉,有个性啊,不过,我喜欢。
到晚上10:00左右,漂浮物终于被风吹走了,可下竿后,鱼汛明显小了,重新撒颗粒和沙土诱鱼,15分钟后,再上一尾鲤鱼。怕同事空竿回家不好交代,就把最后这条给了他。
四个小时时间,钓获5条鲤鱼,成了当晚的冠军,虽然不太多,可在这种按时间收费的渔场来说也是好成绩了。看来,要想钓好鱼,一定要随机应变才行。
(三)
7月30日,老婆带着放了暑假的儿子外出了,想到中午自己在家挺没意思的,不如利用午休时间去钓鱼了。
11:00到达小王渔场,还好上次的钓位空着,连忙坐下,抽竿,打窝,开饵,5分钟后准备停当,静等鱼儿上钩了。
可发窝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对,白天鲇鱼等掠食性鱼休息,小杂鱼闹得厉害,我的腥味钓饵正符合它们的口味,于是在开始的1个小时里,基本没有像样的漂相。
但我坚持几分钟就提竿换饵,边钓边诱,间或10分钟左右轻撒一把饲料和三四把沙土诱鱼。
12:00左右,开始有了大鱼进窝的迹象,可吃食太轻了,也许钓了这几天,它们都有了戒心。几次提竿不中后,我果断地换成颗粒钓饵,挂饵时注意让橡皮圈卡在鱼钩的倒刺处,使颗粒与鱼钩尖端平行,这样鱼在吞儿时感觉不到鱼钩。
这样处理后,效果明显,大鲤鱼开始上钩,每次遛鱼上岸后,我都按饲料与沙土1:4的比例续窝,到下午2:00钟,共钓获鲤鱼6条,再次成为当场的冠军。
几次钓鱼,总结出了一条真理:那就是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钓法。正是“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