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河南(2334)
引用江苏钓友《巧钓翘嘴白》帖子原文:
=================================================
大家钓翘嘴的时候都喜欢在闸口或者桥下水流较急的水域下钩垂钓,而且往往收获不错的,那么,怎么在一个大的静水区钓它的呢?
那就是说,怎么把它给集中起来呢?我的一位钓友给我说了一个小窍门,在这和大家共勉.
我们知道,翘嘴白喜欢吃小虾子呀,一个水域里有虾子存在,而且经常看到小虾在水面上跳跃,那下面说不准就有翘嘴的身影呢.
取几支"速灭杀丁"或者"敌杀死"这种高效底毒的农药,放入容器中配成溶液,再用注射器吸入,向水面远射几下,一会的工夫,水里的小虾就立刻浮到水面来了,同时也把鱼儿招来了.
用长竿(或者抛竿)长线,带双钩,挂上小虾(就地取材),用拖钩法,翘嘴会成群来追虾子的,正是钓它的好机会呀.,往往是双飞的呢.
当然,不能下药太重了,一是污然水源,二来太重了虾子就死了,不会在水上蹦来蹦去了,也就引不来翘嘴白了.
各位钓友,你们觉得此法,鱼儿会中招吧.
=================================================
举证:
引用(出处:http://www.chemyq.com/xz/xz1/3901kgqpj.htm):
敌杀死毒性试验报告
国标编号 61904
CAS号 52918-63-5
分子式 C22H19Br2NO3
分子量 505.24
纯品为白色晶体,原药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蒸汽压2×10-9kPa(25℃);熔点98~101℃;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的害虫及卫生用杀虫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中等毒类。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症状,出现红色丘疹。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还可出现肌束颤动和抽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对人畜毒性中等。
急性毒性:LD50138.7mg/kg(大鼠经口);4640mg/kg(大鼠经皮)
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极大,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时间效应。五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依次为: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对藻、蚤、鱼的毒性均大大高于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对三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依次为:水蚤>鲤鱼>栅藻。鲤鱼对溴氰菊酯高浓度、短时期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忍受性,这可减轻田间因施药不匀所造成的对水生生物的危害。鱼类在低浓度的溴氰菊酯溶液中长时期的暴露,对鱼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造成致死的危害。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氢、氰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WS/T147-1999,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现代环境监测方法》(水、土壤、蔬菜等)张晓林等主编
气相色谱法(GB/T14929.4-94,食品)
5.环境标准:
中国(GB8321.4-93)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0.5mg/kg(原粮、叶类菜);0.2mg/kg(果类菜);0.1mg/kg(水果)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用葛根素治疗。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敌杀死已标明是中等毒性的农药,在自然水域投放对水域有一定的污染,看了很多关于敌杀死的实验报告,结论都是不适宜在自然水域投放的。此法非我等鱼人所为!
钓翘嘴各地都有很多适合当地的垂钓奇招,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方法给水域造成污染呢?
所以,我倡议已经使用过“敌杀死”的以后杜绝使用,并劝解自己周围的人不用“敌杀死”来辅助钓鱼。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