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天津(4369)
这是原文:目前有三星公司员工说他们董事长:我们大韩明族是不捐款的。 并且他还不让其公司的任何员工不能捐款。 大家说我们国人还能让这种公司在我们的领土是上存在吗???我们国人还应该买三星这种杂谇的东西。。。。 有血有肉的的中国人你们还能怎么做?我们应用最实际的行动来抵制三星公司产品。。。。大家说应不应该?国人们,你们多看见三星公司都捐了吗?。。。。。。。。。。。。心寒啊
有几位钓友已经证实,三星已经捐款3000万。其中小方钓友的回复我比较认同。此次四川地震我们都很痛心,捐款是为了帮助他们,但是我们看事情不单从表面上看,捐的多就是好人,捐的少甚至不捐就不是好人,看人看事不能单从这方面下结论。个人就不说了,前天从网上看到了一位高人写的一篇文章,分析各国的捐款情况与点评感觉很能说明问题。现我把他贴过来大家看看。
..........................................................................................................................
汶川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做出反应,并承诺向灾区捐助(见附表)。
于是,网友纷纷依此评价各国的友善亲疏。在此,想提醒一下,捐助只是一时的行为,有些国家还将之视为一种国际公关的机会。
而且,各国贫富不均,当前的经济状况不同,其对外关系还受本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左右,受执政党在议会席位比例的制约。评价国际关系,应该以各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关系为根本。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家有不幸时,不能以别人送钱的多少,来评论两家根本关系的好坏。正跟你竞争职位的对手,可能送了大礼;某个穷亲戚,可能只送了一筐鸡蛋;而一直不尊重你的某大款,可能给了很多钱;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可能只送了一束鲜花。
以下,就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做个初浅点评,但求能抛砖引玉:
1. 沙特:
友好度:友好/对立=7/2
相较作为第一大国的美国,沙特的捐助数字远超出预期,是个惊喜。
首先,无论如何,即便沙特是真正“富得流油”的国家,都得深深感谢!!!中沙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进口沙特石油占中国进口石油的14%,中沙两国为“战略石油伙伴关系”。 沙特拥有全球1/4的石油储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也是中国的第一大石油供应商。
从根本战略利益看,经济上是大买家与大卖家,而且发展的中国必将成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为了石油,必须(相信已经)做出许多友好的努力,沙特也需要的中国的基础建设队伍和日用品。政治军事上看,中国不可能谋求海湾地区的霸权地位,在该地区发挥的影响符合沙特的利益——适当牵制美国在中东为所欲为,对协调伊朗与西方关系、减少中东战争风险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不干涉别国内政,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同样受到西方文明排挤的中华文明,对伊斯兰文明持包容态度,也赢得了伊斯兰世界的好感。唯一遗憾的是,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国。对中国而言,搞好石油输出大国和海湾重要国家的关系,自然是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两国基本无战略利益冲突,而是战略利益互惠和利用,理当长期友好合作。
2. 日本:
友好度:友好/对立= 3/7,变动值为2/8至4/6
本次震灾中日本的表现,充分释放了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的善意,但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的基本面已经是互惠多于对立。
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邻居。中日之间,太多的恩怨情仇纠缠不清。但单从这次震灾看,日本无论是援助力度,还是民众的情感倾向,都是值得肯定的。
从根本战略利益看,中日关系是战略互惠与竞争并存。且是中外关系中,最变幻莫测的。两国既可能走向完全对抗,甚至战争,也可能走向深度合作(参阅本博客《世界单单少了一个亚洲共同体——中日“暖春”的畅想》)。
目前,在经济上,两国互惠度高、相互依存度高;在市场及结构上互补,但在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上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上主流还是互惠互利。政治军事上,日美同盟的加强导致了对抗的基本面,而两国对亚洲主导权也明争暗斗。同时因为历史问题、东海问题、台湾问题,两国完全呈现出战略竞争及对立关系。
然而,两个无论好恶都无法回避的邻居,在国际舞台上,又有着改善关系的潜在意愿。日本在争取正常国家地位及入常问题上,必须求得中国至少不反对。中国为赢得和平崛起的有利环境、解决台湾问题,也不愿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日本。同时,双方出于周边安全考虑,也都应该减少敌对。基于这种意愿,在持相对友好态度的福田政府上台后,双边关系迅速回暖。但是,由于根本战略利益的对立,整体来说,两国的对立多于合作。尤其在日本政府换届时,还可能因为内阁班子的倾向,导致双边关系反复。
3. 挪威、西班牙、比利时;
友好度:友好/对立= 6/3
对于他们本次人道主义的捐助,我们表示感谢!
三国与中国无根本战略利益冲突,主流是经济互惠合作。但作为北约、欧盟成员,他们难免会与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持不同观点。由于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相互认同感不强。
4. 俄罗斯:
友好度:友好/对立= 8/2
本次救灾中,俄罗斯表现中规中矩,积极关切,但说不上慷慨投入。
从根本战略利益看,如果没有美国因素,两国关系将是复杂而微妙的。但美国及其主导下的北约,把两个同受战略遏制和挤压的患难兄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了。
5. 英国;
友好度:友好/对立=(美国值±1)/(美国值-1)
本次震灾中,英国表现比其他西方大国好,谢谢他们的人道主义的捐助。
昔日的大英帝国,现在完全将自己置于美国的阴影之下,已经从美国的宗主国沦落成为小弟了。经济上中英双方互惠合作,但偶尔也会有贸易摩擦。政治军事上,双方虽无直接的大冲突,但其基本是追随美国的。
6. 韩国:
友好度:友好/对立=7/3
本次震灾中,韩国表现尚可,可惜其国内
有杂音。
经济上,两国主流是合作互惠。政治军事上,双方对日本是心照不宣的抵制。韩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热切期盼中方的合作;同时在台湾问题、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问题上,对中方表现了难得的支持、中立。韩国官方并未正式提出与中国的领土争议,他已远未有达成领土要求的实力。总体而言,双边关系基本面良好。
至于韩国人在华的素质不佳表现、韩国论坛上的杂音、韩国的文化自大和杜撰,一笑置之好了。我们应该有一流大国的风范,别和韩国部分人斤斤计较。毕竟,统一战线吗,应该要尽量团结,而不是对立。
7. 法国、德国:
友好度:友好/对立=6/4至7/3
本次援助,德国表现一般;法国表现差强人意,就别和萨氏这样的花花公子计较了。
从根本战略利益看,两国与中国经济上合作互惠,但能源争夺问题将会突显。政治军事上,无直接的根本利益冲突。法德作为欧盟核心,主张多极化世界,与中国的重大战略利益不谋而合,在国际舞台上需要相互支持。至于民主、人权、知识产权、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观差异,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必定会让位于根本战略利益。因此,虽然会因为其领导人变动等因素出现反复,但中法、中德关系的基本面应该是好的。
因为法国现任领导人的幼稚,令中法关系一度陷入低谷。但长远看,戴高乐似的法国政治家具备老欧洲的独立、骄傲和智慧、成熟,不会盲目追随美国,总体上中法关系应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共同致力于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尤其强调的是,法国是安理会5常之一,在中俄、美英的博弈中,法国是关键的一票!请大家别再反法了!!
德国正在争取入常,在调适了对待正在GDP上赶超他的中国的情绪后,一定会改善中德关系的。中国对德国的技术、投资,又非常需要,大家还是冷静下来,以友好大局为重吧。
8. 美国:
友好度:友好/对立=2/8至4/8
不好意思,堂堂第一大国,被排在最后。大概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经济衰退、战争费用,让自大的美国人钱包太空了。或者,没有底气在他的第2大债权国面前充大款吧:)
从根本战略利益上看,中俄是最有潜力和可能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以美国的策略,当然地加以遏制。我们只能坚定执行崛起国策,反对美国一超独大,拒绝美国将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强加给我们。当前,中美在战略资源上,也呈现了明显的竞争态势。因此,两国在根本战略上,不可避免地以对抗为主轴。但是,为了赢取发展机遇和环境,我们需要尽量避免激烈、大规模的对立,积聚实力。而中美间在经济、环保、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方面又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微妙合作和共同利益,使得双方利益悠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协调合作。
即使美国不同的执政党、政府班子上台,改变的也主要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程度,而根本的战略利益对立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同胞们,自强吧!对能够友好相处的国家,都尽量争取友好吧!
............................................................................................................................
我感觉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比较符合现实的情况的,所以说看完的朋友都基本了解了吧。其实还有许多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没钱支援我们,但是在国际舞台上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盟友,另外像朝鲜、缅甸等国家他们本身都是需要支援的,哪里来钱支援我们,不过这次缅甸捐了5万美金确实不容易,另外印度捐助了500万很让人感到以外,最可气的是印泥。
下面是我找到的各国的捐款明细,大家可以看看。
............................................................................................................................
汶川地震,各国捐款情况2008-05-19 17:20汶川地震后外国政府捐款情况
沙特 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
俄罗斯 400万美元物资
美国 50万美元现金
日本 5亿日元(约合481万美元)的紧急无偿资金和救援物资
韩国 100万美元
英国 100万英镑(195万美元)
法国 25万欧元的抗震救灾物资
德国 50万欧元
波兰 10万美元
挪威 2000万克朗(约合400万美元)
丹麦 75万丹麦克朗(约合15万美元),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约合2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
西班牙 100万欧元(195万美元)加7吨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9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