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黑龙江(1863) 2007年夏季的一天,晴朗而不躁热,正是钓鱼的好天气。与一钓友相约同去一混养塘钓鱼。鱼塘很开阔,水质不错,四周长满蒲草,环境很有一点“野味”。我很喜欢这样的钓场。听朋友介绍,塘里有鲤、鲫、草、白鲢、花鲢等。 其中鲢鱼个体较大, 但从没有人钓上过。塘里鲫鱼大小不等,100克以下的小鲫比较普遍, 其中也不乏超过半斤的大鲫,因此,我和朋友按原计划主钓鲫鱼。 早晨7点左右到达钓场,在一处蒲草相对稀疏的岸边,放下座椅,插上支架。 同去的钓友离我10米左右选了一处钓位。 我的钓具配备: 4.5米光威彩虹手竿,太平洋“孤月峰”0.8号主线,0.6号子线,欧娜OC上金2号钓钩, 风之灵动2号标,钓鱼王“疯钓鲫-本味”加天津丸九“鲫丸白”各50%搓饵钓底。 本塘水深大概60cm左右,浮标调整为空钩半水5目,钓2-3目。搓大饵连连抛竿20分钟后,有一个吃口,一尾百克左右的小鲫出水。之后的一个小时内, 吃口不连续,只有5尾鲫鱼入户。10米外的钓友钓的比我好些,时常能瞟见他弯竿上鱼。我只好继续挂大饵连续抛竿诱鱼。忽然,钓友呼喊帮忙。侧脸一看,只见他竿弯如弓,俨然是大鱼上钩了。我操起身边的抄子,几步奔过去,如临大敌般地弯下身子,探出抄网,抄鱼入户----原来是尾鲢鱼,大约1500克。我俩都很惊讶,以为是鱼钩碰巧挂在鱼身上蒙上来的,可仔细一看,却是钩中鱼嘴,且“上膛正中”(借用程宁老师的话)。尽管是正二八经钓上来的,当时我也未多想,还是以为幸运的成份居多。可接下来的情况却让再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了----同去的钓友接连拉上3尾鲢鱼,而且就是钓鲫鱼的竿线饵的组合。我一边帮他抄鱼,一边考虑改钓鲢鱼。在帮钓友安装好他本人的抄网后,我回到钓位,开始考虑再找一个合适的钓位。----看来今天鲢鱼咬钩,我也要试试主钓鲢鱼。 再次选好钓位,安顿好座椅。此前从未专门钓过鲢鱼,根本没有一点经验可谈,考虑到鲢鱼体大力大,不易控制,因而决定用硬竿粗线大钩来钓(后来的结果证明这种组合是错误的,起码不是最适合钓鲢的)。于是抽出一把“彗竹”4.5米超硬调手竿,配金百利金钢星1.5号编织线主线,1号编织线脑线,9号伊豆钩。拿出自备的不锈钢饵盆,按听说的钓鲢饵雾化要强的说法,还是用鲫丸白加疯钓鲫一号开了半盆饵,兑水比规定比例减了一点,开出的饵比较散,为确保雾化效果,也没有收拢成团,就那样散放在饵盆里。换上一只钓鲤鱼的中号漂,由于这个钓点水深只有半米左右,也不管钓底钓浮了,只把铅坠调起来不沉底,挂饵钓3-4目。 开钓吧。捏一团散饵挂在钩上,接二连三地抛竿,大致把饵抛在半米方圆的水中。虽然一直不停地扬竿抛饵做窝,可能不能真的钓上鲢鱼,心里实在是没把握。大约半小时以后,只见浮标轻微起浮了几下,慢慢地斜着没入水中。也许是太激动了,扬竿时力度可能是大了点,只听一声轻微的“喀噔”一响,抬头一看,整个线组已了无踪影,收回竿子一看,原来竿稍红绳从竿稍脱开了,随着线组与我“梦寐以求的鲢子”同游去了。唉!真是“出师未捷先失武器”。 不管怎么说,有鱼咬钩,而且可以肯定是鲢鱼,换竿再钓。备用的4.5米线组大都是钓鲫的,线径太细,应付这种“大头”绝对是不行的。好在我的备用线组还够齐全,换了一只光威“琥珀流”5.4米手竿,用尼头单丝3.5号大线、2.5号子线,很普通的10号“丸世”钩,普通钓鲤用标,继续开钓。由于先后使用的两把竿长度不一,我特意把座椅向后挪挪,抛竿半满,力争把钩抛在原窝内。几竿之后,只见浮标左右轻微摇摆,我并未在意,还是想着扬竿换饵。一提之下,却未见钓钩出水,却有大力传来,钓竿大弯,原来是中鱼了。一惊之下,不敢大意,拿出全部心思用心溜鱼。几个来回,终于将鱼拉到近前,伸出早已备好的抄网,抄鱼入网----一条近2000克的鲢鱼(应为花鲢)。摘鱼入户之后,才感觉到气喘臂酸,而心中的满足感与成功的喜悦也在不断膨胀。接下来的情况是激动人心的,浮标无论是摇晃、抖动、上浮、下顿都能扬竿中鱼。中钩之后,鱼在水中挣扎,力道很大,有时真的感觉拉不住它了,那种感觉和钓鲫鲤真是天壤之别。 在之后的两个小时内,到吃午饭时结束,不计中钩而又脱钩跑掉的,我钓上了10条1500克至2000左右的鲢鱼,加上开竿鱼,总计有11条鲢鱼入户,总重量量20多公斤,破了我个人钓鱼的记录。同去的钓友还是那三条鲢鱼,未能再有建树。 中午,就着农家大锅炖鲢鱼,摘一盘大葱青椒黄瓜,品着小烧,喜悦与成就感带着酒红浮上两颊。这是一次成功的钓鲢,虽然是偶然因素居多。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76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