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吉林(4238)
吉林延吉 李根浩
1、对峙藏獒
已经是中午了,我一口白水、一口月饼就是午饭了。
离开玛曲黄河边,我开始翻越著名的阿尼玛卿山,他就是迫使万里黄河第一次出现大掉头的威武勇士。
全是山路土道,极其坎坷不平,颠簸的很厉害,车子最多的时候都是只能以三挡前进,慢如蜗牛爬行。
在这里,我见到了平生最壮观的夏季牧场景牧:在一个山谷里聚集了上万头牦牛,黑压压的一大片!
前面的另一个山谷,则聚集了不下十万只的大片羊群,漫山遍野,一溜二三十顶帐篷循序排列,场面极其浩大,引得我几次住足观看,不停地“喀嚓、喀嚓”,太美了!
山路太漫长了,感到很枯燥,突然发现里程表上出现了一个如果不是故意观察都很抓住的吉祥数字:111111,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点一公里,一排连续六个1!
必须留个纪念,我拍照后检查行李才发现,我在山西河曲补充的手竿不见了,两道捆行李、弹性很大的橡胶绳,已经不知何时开了一条,放在网兜中的头盔勉强挂在鱼竿包的一个角上,只要再行进几步就肯定被颠掉了!真是吉祥数字啊,否则,不知道还要丢失多少东西呢!
整理行装,继续赶路。左侧路边的小高岗上出现一个牧民的帐篷,两只藏獒在嬉戏,听到摩托车声便立即竖起耳朵警觉地朝我观望。它们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显然是拦住了我的去路,看来硬冲是不行了。
我下车抓起一块石头向藏獒投去,藏獒并不移动,再投,打在藏獒脚下,一只矮个的藏獒回到帐篷跟前,但另一只体高健硕的藏獒不仅没有退避三舍,反而下到路边,气势冲冲地吼叫着冲我漫漫走来。
啊,你竟然敢公然劫道?
看来这个家伙真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绝对不可轻视!我立即抽出砍刀,做好防御准备。我大声恐吓着,并再次向它投去几块大些的石头,但它并不后退,看来一场短兵相接不可避免了!
我第一次看到藏獒,还是在青海湖鸟岛的“青海湖高原藏獒科研繁育中心”,里面饲养着四只藏獒,一只狮头藏獒,三只虎头藏獒,其中还有一只是雪獒。刚到我的脚步声,它们就齐声大吼起来,震耳发聩。相距五六米远,隔着铁笼,就已经感受到了它们那不可战胜的勇士气势。
它们都是纯种藏獒,个个价值不菲,若没有特殊身份,说啥也不会让外人参观的。藏獒体形高大、气势威猛,吼声如雷。在藏獒的眼睛里,你看不到丁点的畏惧,只有令人胆寒的咄咄逼人的目光。
就在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死恶斗即将发生之际,年轻的女主人大概是听见我的喊声走出帐篷朝我看,我挥手让她把狗唤走,但她似乎一点也没有听明白,只是愣着看我。
藏獒步步进逼,越来越近了,距我只有二十来米远。它略微低下身形,已经做出了随时发动攻击的样子,一声接一声高声狂吼着,两只凶狠的大眼睛十分清楚,直直地盯着我的眼睛。我知道它是想先要击毁我的心理防线,然后再扑上来掐断我的生理咽喉。我的心狂跳起来,热血沸腾。我迅速摆出了预先计划好的、在内心里已经预演过不知多少次了的、依靠摩托车做遮挡的迎击姿势。
我不愿意真的发生血淋淋的撕杀场面,我也没有绝对的取胜把握。论实力,可能没有哪个人能够真正在与藏獒决斗中胜利。我也一样,我具有的只是不惧怕、敢于面对、绝对不会甘心束手就擒的精神状态而已。
我急切地一只手挥舞着砍刀,一只手指着藏獒,形象地冲着女主人比画着、大喊着,直到我做出了砍杀的姿势时,女主人才明白过来,只几声呼唤,藏獒就迅速掉头向女主人跑去,直到看到女主人把它栓在铁链子上时,我才放心地通过。
这是我第一次与藏獒发生近距离的对峙,在此后的旅行中,类似的场景就是家常便饭了,经常出现、随时出现,每次都会叫你胆战心惊,浑身出汗,最恐怖的当属8月5日进入黄河源头的那次。
行进不久,前方右侧的小土岗上的帐篷前又出现了几个黑乎乎爬在地上的身影,不好,是藏獒!我的原则是,遇到藏獒能避免就避免,尽量不要发生直接冲突。我使劲鸣镝,黑色的身影并不动弹,也没有牧民出来。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死盯着藏獒,小心翼翼地驱车慢慢前进,直到靠近了才看明白,哪里是藏獒,这是几头小牦牛犊子正懒洋洋躺在草地上,远看就跟高大的藏獒一模一样!
我在旅行中遇到的最大威胁并不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野兽、不法之徒的侵害,而是路边的恶狗和牧民的藏獒,而且特别敏感,已经变得有些神经质了。说实在的,就是一对一,我也不敢肯定一定能够战胜藏獒。一旦当你知道在藏獒面前野狼根本就不算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做出符合生理心理的正常反映了。
这是我记忆中最艰苦的路段之一,但照比前往黄河源头的路,还是要好的多了。
2、半夜抗洪
总算挨过了阿尼玛卿山,再经过齐哈玛黄河大桥到达久治县已经是7月30日傍晚,天空浓云密布,空气湿度很大,肯定要下雨。我匆匆吃碗面片后就赶紧来到城西的小山冈上扎营,草地上,橘红色的帐篷非常鲜艳,远处的牧民纷纷好奇地住首张望。
半夜果然大雨降临,大风把帐篷吹的呼呼直响,左右剧烈摇摆,我自坦然不动。地钉打的牢牢的,风绳系的紧紧的,行李都在帐篷内,车子顶风而立,就是狂风暴雨,其耐我何?
“啪嗒”一下,几滴水珠掉在额头,感到一丝凉意。不管它,天气寒冷,帐篷内就会凝聚不少水珠的,水珠多了自然就会掉下来一些。
朦胧中,手触到了一片冷水,湿湿的发凉,起初以为是梦魇,稍微清醒点时感到不对,心里“咯噔”一下,觉醒了,我忽然明白:不好,帐篷漏雨了!
我做起身子,把已经湿了半截的睡袋全部拢在防潮垫上,四周都是水,防潮垫已经形成孤岛。我抓起毛巾,一边沾水,一边朝帐篷外拧水,抓紧进行抗洪,进一点水,就排一点水,丝毫不敢怠慢。
流进帐篷的雨水逐渐被排除,我也已经被
折腾的根本睡不着觉了,干脆给网友们发短信报告灾情:“我正在抗洪!我在青海省久治县遇雨受阻,半夜降雨,因为外帐压胶不好,都是小缝,每次下雨就渗水流进内帐了——我正加紧用毛巾向外倒水!”
不多时,手机就发出了连续不断的“嘀——嘀——”的清脆提示音,网友们的短信纷纷到来,我心理顿时感到热乎乎的……
短信,是我与家人和网友们的最直接联系。正是由于有了众多素昧平生、从未谋面的网友们的声援、支持、鼓励和资助,我才鼓足勇气、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前进的!
我为在网络上能够结识这么多完全可以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好朋友而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和感动!
3、顶风冒雨上高原
(7月31日)天亮了,趁着早晨气压高、雨雾升腾、雨小的间隙,我快速收拾行囊出发,驱车前往达日县。这是真正的向青藏高原顶上攀登,途经的每个山垭口标示牌上的海拔数字都在不断提高,从出发时的3800米,到桑赤山垭口已经上升到4054米,再到扎拉山垭口4239米,莫坝东山垭口4453米,基本都是上坡。
海拔在增高,雨水也在不断加大,从半夜就一直在下的雨从未停止过。我穿着雨衣,顶风冒雨艰难前进。密集的雨点打在脸上,生疼啊!脖子里已经流进了雨水,真凉啊!雨衣的底裆开胶了,雨水灌进下身,湿漉漉、冷飕飕的,真难受啊!脚上穿着的高腰橡胶单鞋是最早湿透的,真的是寒从脚起,脚心寒冷的钻心,从脚底传上来的寒气直逼大脑。羊毛手套早就湿透了,紧紧地箍在手指上,双手从发凉到寒冷,再到麻木,再到钻心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没有办法,只能用双手敲打车身,通过震动和强烈刺激来缓解手指的僵硬和疼痛。明显严重缺氧,心脏“哐哐”猛跳,感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必须张大嘴巴使劲吸氧,就跟缺氧的鱼儿张大了嘴巴在空气中吸氧一个模样。
我感到浑身发冷,嘴唇已经发紫,身体出现打颤,双手开始发抖,心脏在极力地向身体的各个部分输送营养,但已经没有营养可以输送了,出现了心绞痛的症状,心脏出现剧烈收缩而且已经明显感到发疼。必须停车了,必须歇息了,否则,在身体僵硬、反映迟钝时继续行车,将会异常危险。我狠命地跳跃、蹲腿、扩胸、摇臂,双手敲打着地面,以尽快地使冻僵的身体恢复过来。
我斜身站在风雨中,眼望雄奇的山川,不无感慨道:人类真是太渺小了!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类必须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不可能改变大自然,充其量也只能改变大自然的皮毛而已!
为了试试自己的耐受力和意志力,我一直没有穿棉衣,在西宁买的羽绒服还没有打开过呢,但今天真正地领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雨,整整下了一整天,一直到20时许,雨水娘娘才感到真的累了。巧了,我到达达日是7月31日,正好是计划的时间,一天都不差。此前,我真的从没有为了执行计划的时间而刻意赶过路。
我强行支撑着僵硬的身体进入达日县城,快速钻进一家小吃部,站在火炉边不断地旋转身体,哄烤着湿透的衣服,在喝下了一大碗滚烫的面片后,才感到缓过热乎劲来了。
这一天,走的真是太艰苦了!
4、第一次看见雪峰
据资料说,在青藏高原上最可怕的就是患上感冒,很容易引起肺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迅速死亡。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气管炎犯了而引起感冒,致使活动不得不半途而废。还好,昨天冒雨行进一天并没有着凉感冒,我对自己的体质更加有信心了。
远处出现了洁白的山尖,几乎与白云一齐。是雪山!我兴奋起来。我加快车速,但走了半天路就是到不了雪山跟前,雪山还是在遥远的天边。连续翻过几道四五千米的山梁,过了昌嘛河乡到达斗地附近,再翻越4677米的玛积雪山垭口以后,雪山就在你右边目视的跟前,这就是著名的神山——6282米的玛卿冈日雪峰!
其实,我与雪峰的实际距离还有二三十公里,但使你感到她就在你的面前。玛卿冈日雪峰是牧民心中的圣山,每年的8月都要前往膜拜。它棱角分明,高大挺拔,傲然耸立,直插云霄,气势雄浑,充满阳刚气概,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圣洁,非常壮观!我完全被它的雄姿给迷住了,不知站立了多久,不知拍摄了多<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7464.html
本文章由逍遥戏蛟客于2008-4-1 11:58:14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