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青岛(3117)
——重温《傲慢与偏见》
文/裘千尺
有研究表明婚姻并非是出自人类的本能,人类的本性更多是占有。但婚姻制度的产生旨在维护社会稳定,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什么样的婚姻最理想?理想婚姻的基础是什么?爱情有无附加条件?这是自婚姻制度产生一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精神向往。在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我们读到:纯为金钱和地位产生的婚姻是错误的选择;而结婚不考虑上述条件却是愚蠢的行为。
《傲慢与偏见》自18世纪问世以来,被搬上银幕已达六次,最新版本是2005年由英美法合拍的英国版,片中优美的画面、醉人的音乐及漂亮的人物让人无法忘怀。一部作品不被时间所流逝,一方面显示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则说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重复着“奥斯丁式”的婚姻选择,追寻属于自己生活的另一半,具有同样的心事和算计,幸福标准简直维妙维肖的一致。
书中叙述了几个女孩子的婚姻大事,班特纳大女儿吉英和彬格莱;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达西;三女儿丽迪雅和韦翰以及夏绿蒂和柯林斯,全书讥讽的语言无不充满对当时社会的调侃。作者着重描写了班特纳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恋爱过程,机智聪慧的伊丽莎白出身于小绅士家庭,被富家子弟达西所追求,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主要原因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傲慢充满反感,事实上达西的傲慢大部分是两人地位差异的反应罢了,一小部分来自性格上的因素。存在这种傲慢,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无法发展共同的思想感情,即使建立了家庭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达西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亲眼观察到了达西改变后的一系列待人处世的所作所为,逐渐改变了对达西的偏见,消除了以往的误会,最终与达西缔结了美满的婚姻。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2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权利的追求。试想下,如果伊丽莎白在达西第一次求婚就同意结婚,那他们的婚姻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呢?
应该说婚姻没有经济条件、感情交流、家庭支持和人格自尊作为基础,那将是极其脆弱的。这样说也许人们觉得是典型的世态炎凉,其实不然,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这就注定婚姻不会是来自真空的产物,必然带上深深的社会烙印。
小说中达西和伊丽莎白虽然属同一阶层,但达西的财产远远高于班特纳家的。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居高临下,傲慢自大,当然是志在必得,这样的婚姻基础让伊丽莎白无法接受,而勇敢地拒绝。伊丽莎白女友夏绿蒂和柯林斯牧师门当但户不对,由于夏绿蒂无财产,她和柯林斯的闪电婚姻使夏绿蒂获得了房子、园子、别人的尊敬等,“操作家务、饲养家禽,教区事情以及有关的一切,夏绿蒂都有兴趣……只要把柯林斯忘掉,其余一切都很舒适融恰的。”有意思的是在这桩婚姻中,缺的是爱情,只要没有柯林斯先生,其它则是充满乐趣的,这样的婚姻能有一点幸福的影子么?
曾讥笑过奥斯丁“不懂得激情为何物。”女作家勃朗特的著名作品《简爱》中,简爱和罗彻斯特可谓门不当户不对,但他们产生了爱情,为了得到幸福,他们需要冲破层层阻碍。经过那么多的痛苦经历,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获得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平等结合,代价却是罗彻斯特瞎了眼睛断了手臂并失去了大部分财产,不知道现实中和一个行动不便的人生活是否真的快乐?毋庸置疑,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旁人所不及的。
然而完全的门当户对仍然要面对来自傲慢及偏见的影响。莎士比亚《无事生非》中的璧阿垂斯和班劳底欧,一个是出身高贵有灵活头脑和敏捷口才的美貌少女;另一个是出身名门勇敢善战的英俊男子。两个人都是因太高傲而不肯在人面前屈服,因此前者不肯嫁,后者则不肯娶。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就是舌锋似剑,通常是胜利属于女方一边居多,互相讥讽的口舌之争却愈来愈吸引两颗善良的心,两个年轻人加深了了解,最终成就此段佳缘。有趣的求婚对话“我要娶你,不过我对天发誓娶你是出于怜悯。”“我不愿意拒绝你,不过,对天发誓勉强答应你大半是为了救你的命,听说你害肺疾。”
无论是什么样的婚姻,门当户对或门不当户不对的,若想得到美满的结果,均需要在婚前或婚后及时沟通并理解双方,尤其是后者更需要用交流来弥补其差距,否则很难说他们婚姻的走向。现实中总以为自己被妻子改造的丈夫,或认为被丈夫管制的妻子,都在互相抱怨,明白快的人还能及时调整婚姻的方向,不快的呢兴许一辈子都在吵闹中进行彼此改造。不管怎么说,婚姻的动力应该完全出于爱情而不是其他压力,如果通过婚姻想得到比超过爱情更多的东西,一旦这个愿望不能实现,这个婚姻可想而知,只能是在暗礁中挣扎,再怎么修补也无济于世。婚姻必须慎重,完美的伴侣应该幽默、聪明、活泼,去努力理解和倾听他或她的意见,充满活力的婚姻是夫妻可以在一起努力使婚姻更快乐、充实和有趣,双方愿意厮守一生。
如果说莎士比亚的璧阿垂斯俏皮可爱,奥斯丁的伊丽莎白更是让人过目不忘,她聪明可爱,有胆有识,开朗自信,重情重义,有着自尊人格。读过《傲慢与偏见》,读者无不被伊丽莎白的爽朗笑声所吸引,被她追求爱情的过程而
折服,读着书中俏皮的语言,似乎就这样跟随伊丽莎白“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风雅有趣的生活”。“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奥斯丁)
有意思的是擅长描写婚姻题材的奥斯丁一生未婚,后因病于42岁早逝,其短暂的一生大都在英国乡间度过。曾有无聊者攻击奥斯丁是老处女,从未恋爱过,根本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据悉,2006年4月开拍的一部暂名为《奥斯丁》的电影给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奥斯丁形象,该片根据奥斯丁本人的生活故事改编,讲述年轻的奥斯丁与一个爱尔兰青年的夏日恋情。
据史料考证, 该爱尔兰青年曾正式向奥斯丁求过婚,不知是什么原因,精神十分独立的奥斯丁最终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促使奥斯丁写出〈傲慢与偏见〉,并成为该为小说主要的素材。这段经历改变了奥斯丁的生活,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评论家称“奥斯丁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因为有种特殊的、从未被打破的平衡,赋予她足够的冷静、耐心、泰然和安逸心情”。她创造出伊丽莎白这个人物以及和达西幸福的完美婚姻,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分享理想婚姻的快乐。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英] 王科一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版本《傲慢与偏见》男女主人公

2005版本《傲慢与偏见》男女主人公
2005版本《傲慢与偏见》有源音乐<DAWN>
备注: 《傲慢与偏见》05版电影音乐唯美的音乐,宜人的风光,漂亮的人物让人留恋.
可以说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本人更喜欢《傲慢与偏见》95版,虽然剧中人物不及05
版漂亮,但演员气质,对人物的把握更胜出一筹,更忠实于原著.
但是《傲慢与偏见》05版的音乐一流,音乐甚至超过画面,喜欢古典音乐的朋
友切勿错过.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