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浙江(131) 各位钓友,我今天在开车时突发奇想(脑子里仍想着钓鱼):很多钓鱼书和杂志上都说,鱼的第一性是驱氧性,鱼的很多行为都受它的影响,控制.那么,照此推论,水面上50CM容氧量最高,鱼都应集中在水的上层.为啥大部分鱼都属于底栖.鱼的第一性到底是啥?请各位老大解惑.:)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7876.html 〖大 中 小〗〖关闭〗
本文章所属钓区:浙江(131)
各位钓友,我今天在开车时突发奇想(脑子里仍想着钓鱼):很多钓鱼书和杂志上都说,鱼的第一性是驱氧性,鱼的很多行为都受它的影响,控制.那么,照此推论,水面上50CM容氧量最高,鱼都应集中在水的上层.为啥大部分鱼都属于底栖.鱼的第一性到底是啥?请各位老大解惑.:)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7876.html
是“趋氧”不是“驱氧”:一字之差,何谬千里!
另:鱼沉水底是和它们亿万年觅食习惯有关(其实也不是所有的鱼是这样)。海沟深,真的在那个“底”栖的生物也不多!
但我们在一般淡水里“钓底”是符合鱼的生活习惯的。
溶氧量上层高,下层低这是自然规律
但在有风的情况下,下层与上层可能差异不大
下层氧气量已经够鱼生存了,。加上食物相对比上层多。也更安全。为什么要去上层。只有下层的氧气量不够时鱼才会去上层,。所以有时也能看到鱼都在水面上张嘴。
趋食趋温趋氧——三趋
何止三趋,有的鱼还有趋光性,所以有“灯光诱鱼”一说;有的鱼还有趋声性,舀鱼食的瓢往鱼食桶“梆梆”的敲,鱼马上就游过来。
所谓的“趋”是有个度的,氧气多要发生“中毒”的,教科书上介绍过不同鱼类的最适容氧量(DO),感兴趣的可找相关书记查阅。
各有各的规律,下底钓底,上浮钓浮!
嘿嘿,氧气的确首先在水面,但是食物大多沉于水底。而且出于安全因素,鱼儿自然要到水底了。
本评论由02hope于2004-7-8 21:25:57最后编辑过
……系统无法识别您的身份,请先『从这里登陆』或者先『注册老网会员』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