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吉林(986) 回钓友鄂南钓鱼爱好者 我的《传统龙须钩,钓鲤显身手》一文发出后,受到诸多钓友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倍感亲切。我们的传统钓法在钓鲤方面的优势是大家所认可的,说明我们的国粹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有些钓友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发表了宝贵的意见来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无疑有助于发扬我们的传统钓法,使台钓与传统钓土洋结合,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这里,我对持支持或持反对意见的钓友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积极参与这场讨论。 钓友鄂南钓鱼爱好者在支持传统钓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不同意见,我不反对,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鱼,各地的鱼情、水情不同,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调漂、调铅方式。 但有一点我必须申明的是:钓友鄂南钓鱼爱好者在“观看《传统龙须钩,钓鲤显身手》后的看法”一文中对我的龙须钩钓组中铅坠的重量产生质疑,说“估计起码有50克以上重,这样的钓组市面上任何一种浮标,都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这种钓组没有任何灵敏度”。此话差矣!我在钓组上所配的铅坠重量是大小不等的,这要根据不同的浮漂所产生的浮力来决定。我用的铅坠从1克到5克、6克不等,最重的也没有超过10克的,其铅坠的重量与台钓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钓组的结构而已。 龙须钩所用的子线与大线等粗细,且比较短,调漂时也是非常注重铅坠与浮漂的平衡关系。我一般都是将铅坠重量调成空钩微离底,浮漂露四目,挂饵后露二目,铅坠轻轻着底。这样的结构传导快,因没有细子线,省去了细线的传导迟后时间,鱼咬钩时只要轻轻一动,浮漂就会有反应,怎么会“没有任何灵敏度”?在同一块水域里我曾多次做过试验,在钓鲤鱼上和台钓相比,这种钩的灵敏度是相当出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只要网友们亲自去做个实验,便会有深刻的体会。 鄂南钓鱼爱好者钓友说看我的图估计我的钓组铅重有50克以上,这一点可错得有点大,为了不负钓友的热心交流,我又重新称了一下图中所列钓组的铅重,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图中所列钓组铅重:小的是1克;重的是2克。钩分别是伊势尼8号、9号 再次感谢鄂南钓鱼爱好者的交流。 为方便阅读了解,再次把龙须钩图发上,供钓友参考。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73897.html 本文章由真石于2007-6-15 18:41:55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