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钓友 访问老网家园!
老网商城装修升级中,临时可以从老网淘宝旗舰店购买钓具
全部文章 → 经验交流 → 我来解释一下“风沙”的奇事
我来解释一下“风沙”的奇事

  方才看了一看本家老大“风沙”的文章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73142,说的是他那钓友小兆在同样一个钓点、同样一副线组,甚至换竿与他使用的情况下,硬是不中鲫鱼,原因何在?

  因为文中两人我都熟悉,他们的脾气和习惯我也都清楚,他们俩人都抽烟,烟瘾都差不多;所以我认为问题是出现在饵料的形态和看标以及提竿时机上。

  我们知道,鱼类对任何的饵料都有一定的警觉性,尤其是对新来的商品饵,更是全神戒备。之所以我们有时候看见吃口很猛,收获不错,那是因为水里鱼的密度比较大,鱼群摄食也比较活跃的缘故。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垂钓者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几次脱钩跑鱼之后,往往就引起鱼群的恐慌,以至吃口大大减小。

  以上所谈只是一个前提,那么,小兆移动到“风沙”的位置,使用同样的饵料以及装备为什么就出现不中鱼的现象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饵团的状态。小兆这个朋友的上饵动作我观摩过,饵团都比“风沙”大,而且在挂钩过程中喜欢捏了又捏;这样,饵料的状态显然就改变了。很多朋友都知道,要多上鱼,钓快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饵料的雾化状态;“风沙”的饵也许本来就已经合适,经过小兆的一捏再捏,就会使得饵料更加生硬而粘稠,引起鱼类的反感;所以,没有吃口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小兆钓友个性远比“风沙”沉稳,常常是浮标不见了仍然没有提竿,非等拖标了才动手。按照他的说法,是说饵料比较硬,必须拖标了才能够证明那鱼是确实叼在嘴巴里了……钓鱼看标是一门基本功,易学难精;不同的水域、不同的气候就有多种多样的标相,要精通浮标语言并非一日可成。有许多成名已久的钓鱼大师谈到如何提高钓鱼技术时,并不长篇大论,就几句话,说的是:无论你钓了多少年的鱼,基本功仍然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

  总之,小兆的不上鱼情况,提醒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上饵习惯,不同的看标习惯,很可能导致不同样的收获,而不是众多回帖朋友说的:前夜做了“家庭作业”,因而背时一整天。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73159.html

  本文章由我来自广西于2007-5-31 20:18:05最后编辑过

相关评论70
共70篇评论 共7页 [1] [2] [3] [4] [5] [6]... [7] 转到:  
贵宾会员 富道赢家
认证:
积分: 9870+11112
等级: 27级会员27级会员27级会员27级会员27级会员27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5-4-15
签名:

  老农的分析很有见解。

21

银牌会员 刘昱
认证:
积分: 4570+1164
等级: 17级会员17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4-9-27
签名:

  

22

银牌会员
认证:
积分: 2168+1390
等级: 15级会员15级会员15级会员15级会员15级会员15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3-23
签名:

  有道理

23

贵宾会员 钓鱼工作室
认证:
积分: 11167+4832
等级: 25级会员25级会员25级会员25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11-24
签名:

  有道理,顶了

24

贵宾会员 渔村●瞎钓
认证:
积分: 8769+10668
等级: 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6-22
签名:

  很有道理

25

银牌会员 一心
认证:
积分: 7495+4824
等级: 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9-12
签名:

  老农的分析很有见解。

26

银牌会员 whlk
认证:
积分: 4568+2930
等级: 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5-16
签名:

  或许有些道理。

27

银牌会员 无须钩
认证:
积分: 6362+2510
等级: 20级会员20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6-11
签名:

  再差,也总有吃钩的鲫鱼吧?

28

银牌会员 西谢客
认证:
积分: 896+6642
等级: 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1-10
签名:

  分析的很精到,野钓一夫常提到一句"细微处见成败"

29

银牌会员 鱼乐
认证:
积分: 966+1992
等级: 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4-16
签名:

  有道理。

  我自己钓鱼的时候都能感觉到。

  有时候钓鱼,我刚开始上鱼频繁,但是,到一定时间,就不上鱼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突然发现问题出在饵上,每次摘鱼,我没有擦干净手,而是带着水,继续上饵,结果饵变稀了。在水里面化的太快。还没到底化没了,你想能上鱼吗?

  分析出问题,我立刻再和了点饵料,换新饵料下钩,刚下去,就一个下顿动作,立刻提杆,上鱼。

  钓鱼,是需要动脑筋的。。需要分析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30
共70篇评论 共7页 [1] [2] [3] [4] [5] [6]... [7] 转到:  

评论注意: 〖评论内容500字以内,段落前空格无效,不要使用HTML代码〗
上传图片:
内文包含: UBB帮助
回复内容:
心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