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河南(1677) 曾经是名“红领巾”。 方方正正的一块红棉布, 折了四个边,缝制好了,对角一 折,系在脖子里,胸脯也在那一刻挺地更高,虽然红棉布没有现在红绸布飘逸好看,可在同龄人眼中,已是令人艳羡。我就是眼馋了好久,经过不懈努力,才得到的。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多年前系上红领巾那一瞬间的激动心情。 小时的开封小城,安逸,祥和。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黄焖鱼的清香,各式饭馆飘扬着小笼包子的美味。 我们更是无忧无虑的,仿佛学习就是为老师为家长而为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句子很美,可是,与我何干?呵呵。学校里的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课间十分钟,操场就是我们的战场,红领巾就是我们的武器,追打嬉闹,好不逍遥。放学铃更似是一道特赦令,铃声未落,我们已冲出教室,一路狂奔,如一把石子洒满街道,不断地打在了别人身上,引来路人侧目。又如一团苍蝇哄叫着冲入一个个不足20平方门面房,一双双眼睛贪婪地盯着五彩斑斓的显示屏,一嘴就叮在了这团肥肉上。 抬头细看,不大的店门上方,额匾上赫然写着:“电子游艺室”。这五个字的吸引力,相信我的同龄人没有不为之所 折服的。 当时的孩子们,没有多少玩具,男孩子推推铁环,女孩子跳跳皮筋是每一个成长在70年代的人常做的事情,简单却又乐趣无穷。各家电视基本上都是黑白的,家长老师管得严,课堂又那么的枯燥。而在这里可以面对光怪陆离的武士、战机、怪兽,看着他们随着我们的肆意操纵,纵横战场,格斗厮杀,过关斩将。其中的满足感和刺激性,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在电子游艺室进驻开封不久,我就中毒,毒瘾甚大。饿着肚子攒下的那点早点钱,只为放学后体验一下高科技带给我的娱乐快感。 父亲在近郊上班,上下班近20里的路程,又是骑自行车,所以中午基本不回家,晚上到家也是下午6点了。放学后只需6点之前到家,父亲是不会发现的,自然也就不会过问我的行踪。5点到6点,其间有一个小时,就是我的狂欢时间。 又是一个冬季的下午,很普通,就像平凡的我。放学了,摸出兜里积攒的早饭钱,随着几个好友轻车熟路溜入了游戏室,很快就沉浸在街霸,魂斗罗,海战1943的疯狂厮杀之中,汗流浃背也浑然不觉。 在同学们的声声呐喊助威声中,我仿佛已经融入游戏角色,浴血奋战,好不刺激,好不快活。就在将要游戏通关的紧要关头,只觉耳朵猛地一痛,被恶狠狠地扯向一边。“干吗?”, “没看到我快通关了,别捣乱!”,抬手狠狠地拍向耳朵上那只手,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显示屏。“啪”的一声响,正中目标,然而那只手却如同生了根,纹丝不动,除了被我不疼不痒得拍一下,反倒拧得更紧,扯得更疼。紧接着又是“啪”的一声,这回轮到我中了招,一巴掌硬生生地招呼在了我的后脑壳上。“谁呀,再捣乱我可急了啊!”猛地回过头去,怒目相望,一个熟悉的身影迅速进入我的视线,是父亲,他正咬牙切齿的揪着我的耳朵。 心猛地一沉,缩成了一团,感觉天要塌了。 闪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不容多想,猛一低头,把耳朵从那只大手里硬生生扯了出来,顾不上火燎般的疼痛,捂着耳朵,扭头就跑。当年的父亲,身强力壮,那容得我就此脱逃,只一伸手,就从后面一把抓住了我的红领巾,骄傲变成了累赘、名誉变成了负担,红领巾变枷锁,枷锁的那头是父亲有力的大手。 从游戏厅回家的那条路,是一座繁华的菜市场,100余米,人头攒动。父亲在前,我在后,连接我们的是我脖子上那条红领巾。自感丢人,两眼始终望着脚尖,不敢抬头,100米的路程如同走了一个世纪。路上还不断碰到街坊、邻居,抿嘴只朝我笑。。。 两个小时后,客厅门口的墙上,又多了我的一篇原创文章---《检查》。细细数来已经有5篇之巨了。 如今与父亲谈起此事,老人家总是笑笑,答曰:“玉不琢不成器”,“叫你游游街,看你还玩不玩电子游戏了!”。 仍记得,一排《检查》下面,挂着我的书包和那条鲜艳的红领巾。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708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