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钓友 访问老网家园!
老网商城装修升级中,临时可以从老网淘宝旗舰店购买钓具
全部文章 → 经验交流 → 垂钓深水――几个影响底坠线组灵敏度的因素(上)
垂钓深水――几个影响底坠线组灵敏度的因素(上)

  钓鱼的乐趣其实包括很多方面,钓上几尾鱼也许对一个钓了多年的钓手而言,已没有多大的刺激和兴奋。

  但是,钓到陌生的鱼、钓到别人钓不到的鱼或者在很难钓的地方钓到鱼,这种兴奋就来得真实而深刻,很久以后,你一定会记得某年某月的那一次。

  垂钓深水,也许就是让你深刻记忆的一种体验。

  钓3米、5米、8米、10米、15米,当钓到15米时我感觉已到了垂钓的极限,不是钓不到鱼,而是我们的线组已承受不了这种深水的考验。

  钓鱼人都有一种看法,希望自己的线组灵敏、灵敏、再灵敏,为了这个灵敏我们都付出了太多的乐趣和热情,买最好的漂、买最好的线、调最精准的灵敏度,希望在第一个有效的时间内抓到鱼口。

  以下我总结自己的一些经验,有感而发,因渔而娱,谈一谈钓深水的体会,几点皮毛之见,也不怕大家笑话。

  深水垂钓制约灵敏度的普遍因素

  1. 首先就是线

  我们以底钓浅水中应用普遍的2号线和应用比较少的0.6号线作一个比较吧!

  2号线直径为0.2268mm,其单位截面积为0.04平方mm;

  0.6号线直径为0.1242mm,其单位截面积为0.012平方mm;

  2号线与0.6号线之间单位横截面积比例为4:1(大约)

  有了这个比就好办了,实际上从线影响线组的灵敏度来看,我们如果排除不同厂家生产线的优劣,以及线本身材质不同造成的线的重量不同等因素,单纯从线与水结合后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判断,影响线组灵敏度的就是线接触水的横截面积的总和。

  横截面积的总和应该等于单位横截面积乘以线的长度(水的深度)。

  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如果钓1米深,那么2号线与0.6号线的所产生的摩擦力的比为4 :1(大约),这种情况说明在钓浅水时,特别是底钓的应用上,应用2号线与0.6号线作主线所造成的灵敏度的差距。

  虽然在具体漂讯的体现上,由于漂的作用、鱼吸饵的拉力等因素,造成这4倍的差别不会太多的影响线组的灵敏度。

  这是很多老传统最喜欢看到的结果,实际上我们都乐此不疲。

  客观来讲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情况下,长杆短线受到线的制约不是很大,2米水深可以用到4号线,照样也漂讯明显,提杆准确。

  然而对应台钓或者竞技钓而言,是不会忽视由于线而导致4倍摩擦力增长的情况的。2米的水深对台钓而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深度,主线用到1-0.4号,但就算是用0.4号和1号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这种由于线的粗细不同而造成整个线组灵敏度不同的情况,大家可以在实战中体验。下面我要进一步推到更深的水底。

  我们以5米为例,2号线与0.6号线的摩擦力比例已增加到20倍(大约);

  我们以10米为例,2号线与0.6号线的摩擦力比例已增加到40倍(大约);

  我们以15米为例,2号线与0.6号线的摩擦力比例已增加到60倍(大约);

  依次类推!可见线与水的深度的关系在钓鱼的过程中多么的重要!

  线的粗细是垂钓深水中一个影响灵敏度的环节。

  2. 线的重量

  有了对线与水产生摩擦力的了解,我们不难理解线的重量对线组灵敏度影响的判断。线经不同,线的单位横截面积就不同,随着水的深度不同,线的长度在增加,线的重量也同样是成倍增加,如果细细分析起来是基本耦合4:1这个比例的。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厂家不同,线的材料不同,而造成同号的线的重量不同。

  正因此,我们在购买线的同时,也要关注线的重量,厂家也应该重视单位面积内线的具体重量,给我们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也可就此衡量线的好与坏。

  比如:我们用串钩钓鱼,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轮子的主线4号,抛出30米后,当把线拉直如果杆是调性软的杆,就会出现杆尖已大弯,但实际上串钩还是没有拉直的情况,照理应该是晴天天气闷,顶钩上鱼,但却上不了鱼;阴雨天天气凉爽应该是底钩上鱼,结果是顶钩也上、底钩也上,中间的钩也上,当然这倒是好情况,但问题在于我们想不通这个道理;

  如果是调性硬的杆,这时铅坠又吃不上劲,老往跟前跑,结果线还是松的。但如果我们将线换小一倍,用2号或者1。5号线作轮子的主线,这时两种情况就都不会发生。心里有了底,就知道灵活的根据气候情况调整,杆是直立90度、斜45度、卧0度,杆尖压水等等。

  以上只是重量影响线组灵敏度的一个方面,比较直观的重量因素还体现在它与漂的配合上。

  细线配小漂,突出的是灵敏,细线配大漂仍然是在追求灵敏,造成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水的深度发生了变化,水深迫使我们更换大的浮漂。

  如果换一句话,小漂配大线,肯定会招来笑话,深究起来无非是线的重量因素。过小的漂是无非承载大线的重量的,一只平时灵敏的小漂,在大线的负荷下,变得迟钝,这种漂像读起来是一种难受的感觉,该送的时候不送、该点的时候不点,有种错位的感觉。

  3.浮漂的因素

  关于浮漂的文章很多很多,细细读来受益良多。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垂钓深水确实需要一支好的浮漂。

  20多年前我有幸在北方的沈阳呆了两年,也到过吉林等地尝试冰钓的感觉,自己的水平很菜,就像别人偷学,终究只学了些皮毛。

  遗憾的是那时一支好的浮漂真的没有,多数是用芦苇或者鹅毛做成三星或者七星漂钓鱼,也有用冰棒棍的,感觉在大冰面的水库找到2-3米左右水深的地方,还是有不错的收获,漂讯虽然不是特别灵敏,但那种老传统的用法是重坠配大星漂,见1目动作就提也可以10拿6稳的。然而要钓更深一点的位置,比方5米深,8米深,更深就有困难了,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漂啊!

  有一点特别的,钓得过深,不好处理杆与线的关系,因为杆短线长,如果钓得深,就用手拿鱼线去收鱼,不管鱼多大,都用手抓线,那种真实的感觉特别吸引人,也最能体验钓鱼的感觉,现在自己犯了瘾,钓鱼喜欢用手去拿鱼线。当然现在的情况应该好多了吧,现在的冰钓是怎么钓的,得重新学。看冰钓的图片,知道杆更短了,也配了轮,但钓得深,杆线轮的关系是怎么处理的,还真不知道。

  南方的水库冬季是不结冰的,但鱼的习性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找深水5-10米都有可能,关键是找到鱼窝。冬季在水库深水找到鱼窝后,收获同样是很多的。我们有种观点,水库在冬季鱼基本停口,所以难钓到鱼,很多都转到塘钓,其实也不完全这样,以长沙周边的东塘水库、东庄水库、蛟塘水库、牌楼坝水库、石冲水库等为例,我在这些地方冬季钓鲫鱼还是很理想的,多钓3米以上深水,没有其它杂鱼干扰,动漂就是大鲫鱼,偶尔可碰鲤鱼和鲢鳙,鲢鳙多半是提杆时钩挂到它们的身上钓上来。

  言归正传,在这些地点深水钓鱼,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需要一支很好的浮漂。

  也许,我们都有很多浮漂,价格便宜的、价格中等的、价格贵的有,可那支漂是最好的呢?难道就简单的用价格进行衡量吗?

  前年我在桂井钓鲫鱼,有位朋友是钓台钓的,当时他钓得也不错,估计块30斤了,中午吃饭他和朋友讨论,认为关键是临时换上了一支价格120元的新漂,他感觉新漂的信号真实,提杆中鱼,得心应手,所以那只原来40元的漂真的很差劲云云。

  我当时想这水深才80公分左右,这80公分的深度就能检测出你的漂好还是坏呢?

  不同价格的漂,是因为漂的材质不同而价格不同的。

  不同价格的漂,是因为漂的加工精细程度不同而价格不同的。

  不同价格的漂,是因为漂的生产厂家品牌不同而价格不同的。

  不同价格的漂,是因为漂的销售渠道以及利益分成不同而价格不同的。

  不同价格的漂,是因为漂的生产厂家虚推成本打足水分而价格不同的。

  买一支价格贵的漂,我们买到了一流的材质(这没有底)、一流的精细加工流程、一流的品牌,但这中间也可能买了一些水分,与钓鱼有关的就是材质和精细的加工了。

  每每看到价格贵的漂,体形匀称、线条流畅,锥度、同心度等等都不需要去关心,真的好,真的漂亮。

  但是,面对自己一大把漂,那支才是深水钓鱼上派得上用处的好漂呢!

  一支漂在浅水表现突出,不一定在深处就行,很多适应浅水漂一到深水就“肉”了。

  比方:在实际垂钓中经常有这种情况,钓1米左右的水深,用底坠钓中常见的1.5元一支的1号空心塑料小漂,配0.6号线,配适合的坠重,一线到底钓鲫鱼,线组已十分灵敏,漂讯也十分真实,提杆可做到10有9中,这时我换上一支价格200元左右品牌台钓漂,从漂讯的表现看会有多大的区别呢?我相信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其结果无非也是10提9中。

  探其原因,底坠钓法对漂的要求就是上浮、点头、下沉、斜拉,中间的那些轻微动作统统忽略,对漂的要求相对悬坠钓法已相当的低了。

  但是这只是在浅水的情况下,如果钓到深水,一支性能优良的台钓好漂是断不可缺少的。

  也许会问,钓深水不是有专门的深水漂吗?面对那么一支“硕大”的深水漂,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不必那么麻烦,深水用漂最大不过6号,如果是买一套台钓漂的话,那么其中的4-6号就比较合适钓4-10米的范围了。(具体调钓方法下文介绍)

  但是同样是4-6号的漂,这其中一定有优劣分别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实际的钓上一回,对每一支漂都调一次,配一次铅,信号显示的准确度,实际的提杆中鱼率就是判断。

  虽然浅水表现优秀的漂不一定会在深水表现突出;

  但是一支深水表现优秀的漂,在浅水3米内一定有优秀的表现。

  换句话说,我们如果要鉴别一支漂的好坏,到5米以上的深水调漂进行检测是最准确办法,与品牌和价格没有直接联系。

  最后重复,底坠垂钓深水建议:使用台钓套漂中的4-6号,用实心漂尾的漂,不要用空心漂尾的漂。

  4.坠的重量

  坠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许我们没有给予它太多的关注,但实际上理想的坠重,是线组灵敏度的关键。

  关于坠重的一些看法,我还是结合后文《垂钓深水――底坠线组的两种用法(下)》来说,更好一些。

  (未完待续)

  古铁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9097.html

  本文章由5555于2007-3-23 12:20:41最后编辑过

相关评论85
共85篇评论 共9页 [1] ... [5] [6] [7] [8] [9] 转到:  
银牌会员 aixiaoyu
认证:
积分: 12573+5504
等级: 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26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5-7-30
签名:

  分析的好

  幸亏我这没深水可钓

71

贵宾会员 长弓
认证:
积分: 4846+6048
等级: 22级会员22级会员22级会员22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5-10-12
签名:

  回头拜读了送浮子兄的回帖,正确的见解(例如摩擦力的计算方法等)值得参考。希望研究得更细,总结得更好。

  期待下文。

72

贵宾会员 古铁
认证:
积分: 6952+6184
等级: 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23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5-11-3
签名:

引用:送浮子的评论:拜读了,技术文章一定要送满花的!但是有些观点不同意,在我看来是错误的。1、线与水的摩擦力是可以影响标讯的灵敏度,但不是按照先生的算法!线与水的摩擦力大小取决于鱼线和水接触的表面、水的密度(根据f=μN的公式,水的密度增加,N的数值也会略微增加,这涉及到海水和海水的盐度,这里不做考量)。

  同样以2号和0.6号的线为例:计算线的表面积应该用:线横截面的周长*线长。线横截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2πr或者πd。那么这两种线的表面积之比应该是0.2268/0.1242=1.826:1,摩擦力的大小之比也应该是这个数比(除非您用的线线心会进水,这里只是针对单丝尼龙线,编织线会有细微差别),而不是先生所说的4:1!这个比例更不会随着线长的增加而变化,哪怕你用它去钓海沟。

  2、既然是在水下垂钓,那么我们应该更专业的去考虑密度而不是线的总重量(为什么10斤的木头入水不沉而1两的铁块入水即沉的道理应该不用我重复了吧?)所以线的总重量并不是关键,要看它与水的密度比。如果您使用的是明黄色的浮水/半浮水线,哪怕你扔100盘下水,它还是会浮上来的。如果换做碳素线,呵呵,可能和铁达尼号的下沉速度有的一拼了。

  所以,这一点论述也是错误的。

  3、钓深水,取决的是漂型,这关系到下沉速度、稳定性、灵敏性。深水漂应该要具备以下特征:流线型超长身、硬长尾、中长碳脚、翻身快、到位快、避免中上水层小杂鱼的拦截,对各种鱼触饵都有准确而迅速的信号。另外,由于深水提竿需要力度大以保证刺鱼,而漂身细小,受力后易促销第4季8月8日启动,您准备好了吗断,所以要注意选材和漆工。

  4、没有仔细论述,但这点极其重要!热烈期待中……

  本回复由送浮子于2007-3-22 19:34:58最后编辑过


  送浮子你这建议很好,你应该围绕你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探查,我可是在等待你的文章渥。当然,我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需要讨论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篇文章就算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朋友提供正确的指导意见。在下洗耳恭听了!!

73

银牌会员 福星
认证:
积分: 18828+3964
等级: 28级会员28级会员28级会员28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11-13
签名:

  坐下慢慢学习。

74

银牌会员 山西老翁
认证:
积分: 378+1040
等级: 11级会员11级会员11级会员11级会员11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1-24
签名:

  好文章,值得好好学习。

  对我来说,一下看这么长,细细理解消化有些困难,建议分开发,一块儿一块慢慢掌握。

  这篇抽空我再读读

75

银牌会员 伊枫
认证:
积分: 6538+576
等级: 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11-17
签名:

引用:黄河的评论:学习,原创这么好?
76

银牌会员 云南白药
认证:
积分: 278+1014
等级: 10级会员10级会员10级会员10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3-28
签名:

  精辟,学习了

77

银牌会员 刘昱
认证:
积分: 4570+1164
等级: 17级会员17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4-9-27
签名:

  学习

78

银牌会员 小白条
认证:
积分: 8962+1876
等级: 22级会员22级会员22级会员22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4-16
签名:

引用:游钓苏皖的评论:坐下慢慢学习。
79

贵宾会员 刘乐
认证:
积分: 6477+1082
等级: 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19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4-10
签名:

引用:游钓苏皖的评论:坐下慢慢学习。
80
共85篇评论 共9页 [1] ... [5] [6] [7] [8] [9] 转到:  

评论注意: 〖评论内容500字以内,段落前空格无效,不要使用HTML代码〗
上传图片:
内文包含: UBB帮助
回复内容:
心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