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辽宁(1172) 鱼儿一天到晚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多么快活,多么自在。然而却要时刻警惕渔人的圈套,稍不留神,就有被锋利的鱼钩刺透嘴骨的危险,对他们来说的确有残酷的味道。我们钓鱼也真的要爱鱼,听起来似乎矛盾,有猫哭耗子的意味。但你细细品位吧:钓鱼人与鱼儿的关系就如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息息相关,唇齿相依。我们人类应该爱护身边的山水草木,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培养一种科学的生态观、“细水常流”的生态观,不能为所欲为地光顾每一个钓场,连小小的鱼苗都收入护中,导致鱼儿一年比一年难钓(多数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最终无处“解毒”,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没有了良好的环境,没有了鱼儿,又何来的钓鱼之乐呢。实际上,我们周围的钓鱼环境正濒于危险的边缘。水污染、水土流失、恶性捕捞等等罪恶之手,不断伸向我们的环境,越发显得肆无忌惮。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地区,因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加之一些重污染型的企业,如小型制浆造纸厂、纺织印染厂、小化肥化工厂、酿造厂、电镀厂等,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并直接排入河中,使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出现水质的富营养化,水中的藻类喜爱这种环境并迅速的生长,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的溶氧量严重降低,鱼儿在这样的水中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死亡,使水体逐渐变臭,最终成为一滩死水。在这样的水域垂钓,即使有鱼上钩,你又敢吃吗?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天然的沼泽和湿地是鸟类和昆虫的天堂,更是鱼类绝佳的繁衍栖息地,也在农民为了弥补土地流失导致的粮食减产盲目采取措施下遭到了破坏,使鱼儿无家可归。同时,水土流失必然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床升高,破坏了鱼类安逸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造成的后果都是不可估量的。 恶性捕捞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的问题。捕捞不可怕,令人胆寒的是恶性捕捞。满河道的地龙、挂子,不管是大鱼、小鱼,还是卵鱼,整天生活在惶恐之中。电鱼、毒鱼也是戕害鱼类资源的黑手,虽有下降的趋势,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是不容忽视的。满河面一层白花花的鱼苗,怎能进行鱼类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呢? 我想大家都已经能意识到国内鱼类资源面临的危险处境了。那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改掉陋习。否则钓鱼从江河湖海蜷缩到池塘,将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大的惩罚。而有鱼可钓,有钓可乐,有鱼可吃,有味可品将是多么奢望的梦想呀!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8092.html 本文章由专攻大草于2007-3-2 10:30:56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