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苏(661) 经典古诗亦经典钓诗(忽悠的) 闲来无事乱翻书,把酒品读意自舒。忽见诗中有深义,原来钓者满江湖。 上面这首胡乱写的“诗”,是俺刚刚读古诗悟得的。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俺钓鱼人就爱说钓鱼话,读古诗也要读出钓鱼人的意境来。不信,有诗可证: 第一个渔痴自然是李白,而且是夜钓迷。他的《静夜思》其实是梦中也想着钓鱼:床前明月光,疑是池边霜。举头盼天亮,低头思钓乡。 杜甫是诗圣,也是钓圣。你看他的钓鱼诗也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两个黄颡水底游,一群白条飞上天。窗含西岭冰钓雪,门泊东吴垂纶船。 杜牧则是个狂热的雨钓迷,请看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渔人欲断魂。借问钓场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人喜垂钓,宋人也不例外。而且更进一步,从娃娃抓起。有诗为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该诗比较生僻一点,先引原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其实钓鱼人读起来是这样的:昼出摸鱼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钓鲫瓜。是不是从娃娃抓起? 最有名的是苏东坡写西湖,简直令钓鱼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水光潋滟垂钓好,山色空濛鱼亦奇。欲在西湖钓西子,淡饵浓香总相宜。 好了,其他诗请自己“开发”。好诗不厌百回读,有时候,诗人虽然喜欢垂钓,但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只好在诗中用了“曲笔”,来隐晦地表达。就象钓鱼人看漂,菜鸟钓手只知漂动鱼咬钩,分不清什么鱼。高手就不一样了,一看漂相,就知是什么鱼。读诗不也是这样吗? (征文中似乎还没有忽悠文俺来凑个数,抛砖引玉吧)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79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