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新疆(1640) 这是一件在垂钓中遇到的真事,绝无半点虚构。 2006年7月的一个星期六,我们接到了外地杨钓友的电话,他有四名朋友,要来我地钓塔里木河特有的狗头鱼,请我们接待一下.由于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塔里木河钓鱼,想请我们为其做一回向导将他们带到河边.在答应了杨钓友后,一直等到下午5点多,他们行程250多公里终于赶到了我地。我们热情的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四位钓友,并为其介绍了塔河狗头鱼的鱼情。由于他们的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到河边去钓鱼,吃饭也不安心,在四位钓友再三的催促下,匆匆结束了晚餐,考虑到桑塔纳2000对路面的要求,毕竟不能和越野车相提并论,只能由我地的靳姓钓友带他们到塔南浮桥下游河段去。 一路上看到看到路两边一望无际的棉田,和晚霞下郁郁葱葱的胡杨林,幻想着今晚一定有一个至少5千克战利品,(我地钓狗头鱼一晚上一般都在5-10千克左右)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比较丰厚的渔获,几位钓友的情绪都比较兴奋,经过40分钟,约30公里的行程,在天黑前到达了塔里木河岸边,在向下游行驶4公里后,已没有可供桑塔纳2000行走的路面,只剩下放羊的人放羊时走出的小路。 他们迅速下车背起自己的钓具,开始寻找钓点。沿河边走出不远就发现一个发大水时冲出的回水湾,他们四人都认为此地不错,想要在此垂钓。小金再三劝说他们再向下游走一点,这里钓狗头鱼不理想,天黑了在向下游就不太好走了。(由于没有在塔里木河钓过鱼,他们的意见正好与小靳相左,这么好的回水湾不可能没有鱼。实际上这种地方钓鲤鱼可以,钓狗头鱼必须找大回水湾下游的浅滩)由于是五个人在此垂钓,这个回水湾又太小,而且每人都打出了两到三两支鱼杆,向岸上甩鱼的时候就有些施展不开了。一个小时后,由于上鱼不太好,一位王姓老兄终于受不了了,请小靳带他到下游看一看,并对其他三位说“如果下游如果情况好,我就用手机打电话告诉你们。”于是,小靳带着他两人跌跌撞撞的向下游摸去。在向下游走了约一公里后,终于找到一处浅滩凭感觉还不错,决定在此钓一会儿试一试。谁知一试之下,鱼汛是出奇的好。于是小靳对那位老王说,请他打电话将那三位钓友叫过来。老王却说“等等、等等。”并继续钓他的鱼,小靳过一会儿再催他,他还是“等等、等等。”一直等到了约两个小时后,那三位钓友看他们没有打电话,将电话打了过来,问他在下游钓的怎样?而老王却回答说“不求行啊,一个小时也就是钓个两三条,天黑路也不好走,你们就在那里钓吧。”并嘱咐小靳不要告诉他们。(实际上后来小靳回来后告诉我们:“当时鱼汛太好了,他两只鱼杆向上甩鱼,都忙不过来了。”)这下可把小靳给搞糊涂了,他们不是一起来的吗?由于不知道那三位鱼友的手机号码,小靳也很无奈。真不知老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直等到早上12点后,这时鱼也不太吃钩了。因为第二天(星期一)还要上班,在那三位钓友打电话再三催促下,他们俩才收起钓具,提着鱼获向车跟前走去。来到车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看到老王所有的渔获,他的谎言这时不攻自破了,那三位钓友每人只钓了有一千克多一些,而老王一人钓的,比他们三人的总和还要多得多。足足有十多千克。自此,大家再没有多说一句话,默默的把鱼具装上车,心情沉重的开着车向市区走来。这时的气氛和他们来的时侯那轻松愉快,一路欢笑、一路玩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路过市区时小靳请他们下车吃个饭再走,估计是心情郁闷缘故,被他们婉言谢绝了。小靳下车拿自己的渔具时,坚持把自己的所钓的鱼全部留给了他们,想弥补一下他们鱼获太少。 钓鱼本修心养性之道,几位钓友在两天的时间来回要走约600公里路,为的就是玩个心情愉快,既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不是为了“让少数的人先富起来”而是要“共同致富”。此老王虽然比别人多钓了几条鱼,但作为朋友确实太差劲了。回去的路上,在其他三位钓友那种目光的注视下,他的心情也不会高兴到哪去,在以后的岁月里,只要知道他这段事迹的,我想不会再有人愿意和他一起钓鱼,此人的钓德实在有损钓鱼人的形象,应遭广大钓友共同谴责。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64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