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广东(1243) 小时侯的牙膏皮 我小时侯用完牙膏的那个牙膏皮真是个好东西! 在五十年代,一个空的牙膏皮可以换一盒火柴、或者一陀“麦芽糖”、或者四块“姜糖”、或者两块小的佛山“盲公饼”! 在我们的眼里,那牙膏皮是“很值钱”的东西!象老母鸡的屁股是农村老太太的“银行”一样;小时侯家里的牙膏皮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小孩子的“小金库”!自从知道它具有的庞大的交换价值以后,很多家的孩子就特别讲究起对牙齿的保护了:以前我们嫌刷牙麻烦,往往是故意装个样子摆给家长看而已,后来可就不了呀:早上刷!晚上刷!牙齿白不白无所谓:每天早上关心的就是那牙膏筒的“肚子”“瘪下去”了没有?甚至有的家的孩子“拔苗助长”,每次刷牙都故意挤出一大条! 那年代人们对牙的保护意识没现在强,我估计很多家长一定很奇怪:只见家里的牙膏用得快,但为什么孩子老是有蛀牙? ——他们肯定不知道干净的牙齿被“麦芽糖”或者“姜糖”什么的又把牙膏的作用给抵消回去了的道理! 其实,拿牙膏皮换东西,多是小小孩的爱好,自从我喜欢钓鱼后,就发现它们另外一个更大的价值! 那时候的牙膏皮是用锡、铅合金做的,重金属有毒,当时的塑料化工又不发达——这也是以后为什么用塑料取代了铅皮牙膏的原因。而铅与锡的熔点很低,随便放在一个破铁勺子搁在煤炭炉上烧一会儿就熔化了。 那时,珠江里的白鳝很多,钓白鳝的工具很简单;只要一副长的鱼丝或者结实一点的细绳、一副绕线板;为了抵御江水流动、固定钓点,必须有一个足以使鱼钩沉到水底的重坠绑在鱼钩的后面。当时,最简单的坠子是用几个螺丝帽做的,最高级的就是铅陀:不但体积小,而且够分量!商店里卖的铅坠很贵,而且是“外挂型”的。聪明的钓鱼人就发明了“中通型”的自制铅坠!我就是那个年代学会了自制钓白鳝的铅坠——那年我十一岁。 自制铅坠其实很简单:用黏土做一个铸模,样式随你设计,不过大体都是圆柱或者椭圆型的。在铸模中间插正一根自行车辐条,然后将熔化的铅水倒进去,冷却成型后取出,用冷水降温,打磨毛刺,修整漂亮后把中间的辐条拔出来,一个漂亮中间有孔的铅坠就完成了。用的时候把渔丝或者细绳往小孔一穿就得! 那一阵子我简直是一个铸造工!整天地做模具、找“原料”,不断地被烫伤。后来,我们发现不但牙膏皮可以溶化,焊锡条、保险丝也行。这些原料实在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在倒模的时候掺些小垫片在中间以节省原料! 铅陀中间小孔正中的是质量最好的,万一歪了的话又可以熔化重来,干这活的时候觉得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生动好玩得多! 自从我有了这个真正的“铅坠”以后,就从喜欢钓“蓝刀”转为喜欢钓白鳝了。每次见一些用笨大螺丝帽当坠子钓白鳝的人,我就老怀疑他们可能是“不刷牙”或者很爱吃“麦芽糖”的人! 一直到我转业回来,我以前做的几个“半成品”依然放在我的“百宝箱”里,可惜最后一次搬家给搞丢了! 小时侯的牙膏皮,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带给我无限的欢乐和知识。 我现在真怀念那些小小的牙膏皮! 陆军 2006年9月24日星期日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03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