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苏(922) 还是在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我和一帮钓友一起去句容石山头水库,起大早从炼油厂出发,7点多钟即达水库边,一阵忙碌,六人各自去寻自己熟悉的钓位,我呢,还是老习惯,和在炼厂老菜场做生意的小金面对面,在一湾连着水库的浅水湾处隔水相钓。 我所站的钓位从一个很有经验的钓友老洪的眼光看来,左边是尚未发新芽的芦苇丛,右手紧靠与水库连接处,向前约9-10米,围绕着一片浮在水面的旧蒲草,风向、朝向、钓点等俱佳。经过紧张的抛食打窝,系线栓钩,11米的手竿,悬垂于约0.6米的紧靠旧蒲草的浅滩水面下。点上一支烟,须臾间窝子周围有鱼星点点泛出,此刻开始上鱼,平均每二、三分钟就上一条,当然鱼不大,全是50克左右的小鲫鱼,偶尔上条150克左右像点样子,可是好景不长,至上午9时半左右,情况大变,近二个多小时,左一条右一条上的全是小白鲳,让人“烦不胜烦”,无赖之下,只好弃竿到对面吃中饭。 当我从左侧沿塘绕着农民菜地向对岸行走时,忽听苇丛里传来溪流中的流水声和鱼儿的啪打声,寻声而至,只见一条曲曲 折 折的小溪经过芦苇丛蜿延到岸边的菜地里,与菜地里浇菜用的小水沟连接在一起,来自菜地高处流淌的小溪水,通过芦苇丛,不断汇入水库中,眼前一幕让我惊叹不已,使我想到了一个并不恰当的成语“过江之鲫”,只见小溪里、菜地沟里,只要是有流水的地方,都可看见很多一、二两的鲫鱼在逆流而上,浅水处鱼儿甚至是扁着身子用尾翅拍着沟底前行;有的地段高低差落,形成带有瀑布的小断层,那鱼儿就争先恐后地鱼跃而起,勇往直前,额有“鲤鱼跃龙门”的感觉,好象是不管前面是否有路,却一定要向前逆流而进。然而这些过江之鲫虽然很多,但显然缺乏团队精神,一见人来,马上溃不成军,个个落荒而逃。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收获,当然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首先悄悄地将流入芦苇丛的小溪口给堵住,然后卷起裤腿,捋起袖子沿菜地沟逆水而行,两手不停地扬起被捉的鱼儿,来不及放入鱼篓,就地抛在菜地上,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眨眼功夫竟然捕获40多条鲫鱼,当我拎着这一大包鱼儿来到对岸小金钓位吃午饭时,让他羡慕得就象看到网上的美艳裸女,直流口水。 花落残红,抓住飞过蔷薇的风,在飘着阵阵槐花香的水边去享受大自然自由清新的天空吧。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527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