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苏(3123)
钓了很多年台钓了,我在技术逐步提升的时候,也真切地感觉到了装备的重要性.但是其实市面上的装备并不能满足钓鱼人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钓手都会DIY一些十分实用的东西.下面我就提出一些可以大量生产的钓鱼配件,大家看看是否实用.
1,没有保温功能的钓箱.
钓箱本来是用来在矶钓或者海钓过程中存放需要冷藏的饵料或者鱼获的,可是现在随着它走入竞技钓,其作用实际上也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现在钓手用钓箱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A,把一系列装备科学地连接起来,在钓鱼过程中能够方便使用.这点大家都很清楚,一个钓箱能很容易地把竿架,抄网,鱼护,饵盘,伞包括凳子全部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钓鱼就变得方便快速.B,存放杂物.比如说一些饵料,钓组配件,小工具等都可以放在钓箱中的储物盒中,这样不光节省空间,钓鱼中取用也很方便.试想比赛中切了线,甚至只是要剪下铅皮都要去包中那剪刀,子线,那多么浪费时间啊...C,存放鱼获.还有有些钓手愿意去把鱼放在箱中,可是由于现在钓鱼基本不用考虑保鲜鱼的问题,钓箱的保冷功能实际还是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箱不需要保温功能,相信第一个好处就是节约了生产成本!试想一个箱子,只要牢固就可以,不必要采用昂贵的保温材料或者技术,生成成本恐怕和一个塑料凳差不多了吧--无非就是比凳子多用点原料价格出奇便宜的塑料.再者没必要保温以后,相信厂家必然能把这么简单的一个方体做得很轻.一个箱子,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做轻虽然不那么容易,但是如果只是把现在多数5-10KG甚至更多的重量改到3KG以下恐怕还是非常简单的吧.什么玻璃钢,化合塑料都是又强又轻的材料,当然高吨位碳素没必要了,毕竟那么厚实,没必要让单位强度达到和竿一样的标准的.总之,放弃基本无用的保温功能达到减少成本,降低重量的目的,还是十分划算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钓箱都不需要保温了.但是如果有厂家生产了保温性能低,却很轻,很便宜的箱,恐怕竞技钓手都会趋之若鹜了吧.
2,专门用于台钓的矶竿.
着重观察了一下现在的各个档次矶竿,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档次多高,竿的重量都居高不下,元径也如此.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矶竿在担负本职工作矶钓和有些钓手用来打抛竿以外,现在更增加了一个十分广泛的用途:当作对付大物的台钓竿.当台钓竿时,传统的矶竿就有一些劣势了:重,竿先缠绕,粗,手感不佳...这些问题并不是竿本身的问题,只不过是在把一种工具作为他用的时候产生的必然结果,所以这就引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生产专门用于台钓的矶竿呢?
台钓其实几乎是最容易碰上大鱼的钓法了(不是比率).可是由于台钓控鱼对技术要求极高,尤其是新手,稍不注意就错失良机.就拿我的经历当例子吧,我从很小开始钓鱼,大概8-9岁左右已经把传统钓钓得可以了,一直到了15岁,几乎可以击败很多传统高手.可是那时候用传统钓钓大鱼还是很难的事情,不是根本钓不到,就是拿也拿不上来.后来改了台钓,就第一年就切线跑大鱼不下百尾,第二年更是达到了几乎每次钓鱼就要切5根左右线的境地,最多的一次甚至达到了惊人的24根,那也不过是一个下午的时间.还能记得,那24根2.5号线没有让我能够看到一尾鱼的身影...后来自己努力研究实践,技术总算提高,于是就成了小有名气的钓大货高手.也创造了一些小线拿大物的奇迹.但是即使这样,我每次出钓还是切线无数,面对10斤以上大物,有时候总长不过7.2-9米的控鱼范围真的不够,而放完总长超过20米失手绳(两个接一起的)还是跑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难道台钓就注定是上得多,跑得更多么?终于,我在一次水库钓鱼中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矶竿台钓.
用的还是台钓钓组,战术也不变,唯一不同的就是用了有巨大存线量的线轮配合矶竿对付猎物.面对小鱼,过程和手竿一样,可是在10斤甚至20,30,40以上大鱼的时候,百米的线量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钓友在水库用矶竿台钓得68斤青鱼的佳话,主线仅仅是1.5号.
但是这种钓法并不被我喜爱,也有很多竞技钓手很不喜欢.我们情愿跑鱼也不愿意使用矶竿,原因不用说,就是上面一段提到的了.那么重的竿,如果有小鱼干扰或者上大货比率不高,还是件很累人的事情.竿重是一方面,那总是缠绕的竿先也很烦人,如果是2分钟一竿的频率,可以想象要多么有毅力的钓手才能承受啊.特别是钓鲢,如果使用了矶竿,钓手就不用拿着战斗竿,用5.0,6.0的线去水库冒死拉那力量疯狂的10斤级大鲢了,一个线轮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钓鲢对抛竿频率要求更高,战斗竿尚可,矶竿就真的让人无法承受了.
那么就设想一下,如果生产一种钓竿,可以是插节或者并继的.导环数量比一般矶竿略少,竿先第一个导环做得很小,可以让缠绕的线顺利划落.重量上达到4.5米130克以内,元径和一般鲤竿相当.竿手把比较长而精致,适合长时间握把.线轮使用比较轻的,材料最好成是炭纤维的,要求出线顺畅,操作简单.如此搭配,相信再用来钓台钓就很轻松了,面对一般根本不可能搞定的大物也有了更多把握和信心.但是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就是强度.130克很难再去保证原本的超级强度,但是反观淡水,其实也没有必要用那么强的强度了.我觉得既然有了线轮,面对大鱼其实没有必要靠竿硬拉,聪明地利用线长优势慢慢消耗鱼体力就是,所以个人以为强度能达到一般鲤竿就完全足够了.而提供给台钓高手的竿甚至只要一般插节鲫竿的强度就绰绰有余,而重量就能进一步降低到90-100克左右.那样一来,如果轮是前置的,头重的感觉虽然不能避免,但是能好很多.如果是后置的,也就是在握把后面的,那么竿其实也没必要那么轻,头根本就不可能重了.所以后置线轮,荧光超软主线,和竿同长台钓钓组的配合就是一组完美的预防大鱼中钩切线的好钓组.快速大货就能两全其美了.
3,滑动竿架头.
这个不用多说,竿架的头一般是塑料或者高档点的,红木做的.虽然档次差别很大,但是都会对竿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试想一把朱纹峰.凌,拥有那么漂亮的血红涂装,却不得不在每一次压线,逗鱼时把光洁美丽的表面和同样硬的红木竿架头摩擦,这是多另钓手心疼的事情啊.事实上,我的波纹鲤第3节就是这么被磨得失去光泽的--现在已经无法挽回.好在这是鲤竿,而对于一些连装都要两节分装的竿--江户川几款,SHIMANO特作一天等等,这样的"打磨"简直就是灾难!
所以强烈建议厂家生产能够顺滑旋转的竿架头,保护竿漆!其实这很简单,首先是要用些比较"粘"的材料,比如说软橡胶覆盖滑动竿架头,保证竿和头的接触表面不会滑动导致磨损,然后就是利用小轴承使架头本身如同车轮一样能够自由原地滑动.可能这样一来,制造成本要大大增加,可是要知道,多了几十的价格保护了上千上万元钓竿,钓友还是很愿意的!况且保护的不只是一把竿哪!
4,飞鱼保护手套.
这个对于广州钓非的钓友实在是"性命攸关"的装备啊!试想在飞1斤甚至更重的大非,结果再用手挡线的时候或者挡了线准备刮鱼时鱼掉了钩.那么竿先强大的能量将让大钩如同箭一样射中钓友的手...所以一把能够有橡胶+铁片防护手掌的手套就成了必备保护.如此一来,即使跑鱼,钩只会刺中橡胶,然后被铁片防护,保证钓手在紧张快速比赛中的安全.
还有很多能够让广大钓手获益的装备,暂时解释这么多了,希望钓具厂商能够引起注意,这些应该都是不错的市场空缺,也就是商机了.下面再简单地罗列些东西,不做详解了.
防水竿包,防水夹层鱼护包,专用防水鱼护带,标尾逐渐从下往上变粗标(钓浮)...大家可以补充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5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