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上海(2053) 近几年来矶钓竿在钓友中间非常流行,不仅因为浮游矶钓法和海钓运动在我国开展得方兴未艾,矶钓竿是主打装备;而且因为在淡水钓活动中也有了非常重要的功能,主要在于可以保有手竿的灵敏度及可以象海竿一样放线遛鱼,对付大鱼得心应手。在老网上,我留意到大家对矶竿的使用有比较多的讨论。因为我对矶竿“过敏”,或者“走火入魔”,自以为看了足够多的实物、资料并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所以对矶竿的一些门道还略知一二,在此献丑,望能对有意添置新矶钓竿的钓友有所启发。 现在大家使用最为普遍的矶钓竿是外环浮游矶竿。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外环浮游矶竿的一些门道。 和选择其他种类竿一样,好的矶竿,必须是材质优良,竿稍灵敏,中肚强韧的竿。这些在其他鱼竿选择方面,老网的酋长们都已经作过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虽然浮游矶竿整体上看和手竿差不多,但是也有一些细微却重要的差别。 由于浮游矶竿是专门为浮游矶钓设计的装备,因此就必须适合浮游矶钓本身钓法。浮游矶钓整个过程中,钓手都需要手持鱼竿作钓,因此矶竿的自重和中心位置就非常重要。但矶竿竿稍上比手竿多了许多导环。别小看这些导环,它们对整支竿的手感平衡有很大作用。由于要保证灵敏度,矶竿竿稍都比较细,一般在0.75~1.5mm之间(00号~2号),在这样细的竿稍上装了线环以后,当把鱼竿整体伸出,竿先就可能因为线环重量发生下垂,并且会放大微弱振动,出现拿在手里晃荡的感觉。另外这些导环也会使竿的重心前移,出现头重的感觉,直接影响手感和渔获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名牌大厂们一般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从减轻导环自重出发,改变采用的导环材质,由不锈钢的框架换为金属钛或者塑料的;从减轻竿先自重改变钓竿重心出发,采用空心竿先或“龙凤尾”。所谓龙凤尾,就是前半截实心,后半截空心,保证了灵敏度,又调整了重心。一般来说,采用空心竿尾会造成竿先硬度变大,直径变大;龙凤尾虽好,但是在接泊处,如果工艺不佳就比较容易出问题。大家如果比较GAMAKATSU和SHIMANO的许多竿,都会发现GAMA的竿先直径比SHIMANO的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导环一般名厂都采用FUJI的,现在的顶级导环是钛框的高脚环,内涂SiC碳化硅,一颗导环价值RMB50~60元甚至更高。一般都是高温氧化铝的。现在还有一种塑料的导环,称为UL丝导环,价格便宜,效果不错,在GAMA的RECEPTOR II, VR,RZ等,SHIMANO的TIDREAM等中挡竿上普遍使用。线环在矶竿中的作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是防止竿先缠线。外环竿的大敌就是竿先缠线。钓手此时卷线的话,不论如何名贵的竿,竿先都难免被崩断或切断。采用优质导环,比如高脚前倾SiC环或UL环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故发生。防缠线还要依靠钓竿外表的涂装。由于矶竿线环相对离开竿体近,且环眼小,一旦渔线沾水后很容易粘滞在竿外表上。厂家一般采用凹凸涂装和特殊表面技术减少竿粘线的机会。 除了线环和表面涂装,轮座的质量同样也非常重要。一般在2号及以下都采用卡式轮座,3号及以上都采用管式轮作。现在的卡式轮座有一个特殊功能,即当后顶板下翻时会向前推进2mm,使得轮子固定更牢固。搏击大物时,竿与轮浑然一体,手感极其美妙!卡式轮座在矶竿上的装置方式有两种,即外绑式和内藏式。外绑式就是将整个轮座通过线和胶固定在元竿上,内藏式则是将轮作固定销包裹在竿体内,一气呵成。GAMAKATSU基本上都采用外绑式,而SHIMANO则都有,内藏式比较出名的是SHIMANO的鳞海SPECIAL,TWINPOWER SPECIAL Z等。 综上所述,一支优秀的矶竿,其身价是由竿体使用素材、竿体涂装、使用配件等等方面综合决定的,当然光这样还不够,因为还需要有机结合得到最佳手感才可以真正体现矶竿的过人之处。现在大家用矶竿主要可能还是定置竿钓法,不是拿在手里的,所以可能以上方面要求不高;但是以后如果要拿在手里作钓,或者对手感和作钓舒适度有比较高的要求的话,以上各方面因素就比较关键了,千万要留心识货。  UL丝导环 卡式轮座的自动锁紧功能示意 高脚导环 管式轮座 SHIMANO TWINPOWER的内藏轮座 凹凸防粘涂装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29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