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其他(1906)
文章来源:肖湘
老网说明:该文章整理自老网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明天一位钓友年满六十,为了好好地庆祝他的生日,我们十几个钓友准备为他办一桌鱼宴,说好了今天去钓美国斑点叉尾肥鱼。可想不到的是,我们十来个人一条也没钓到,最后只好由鱼塘老板给我们称了20斤,回来后,我们聚在一起研究此事,但无一定局结论,在此,特来和向各位请教了。
1:此鱼塘是论斤(12元/斤)钓鱼,所以老板是决不会搞鬼的;
2:钓饵:在这里我们基本上用的是猪肝,每次都有收获,这也是钓叉尾肥的通杀饵料;
3:天气:毛毛细雨,气温在20度(一般来说,叉尾肥在5度以上都咬钩);
4:钓位:基本上是人们常上鱼的钓位(今天没有其它的人);
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我们就不知了,在此,特向广大钓友请教。
本文章相关历史评论如下:
------------------------------
1、2003-10-10 23:05:06 崔德民 发表如下评论:
温度是否有剧烈变化过程。
------------------------------
2、2003-10-10 23:11:33 肖湘 发表如下评论:
温差水大,昨天和今天的气温一样,昨天有几个朋友钓得很多,所以,我们认为不会是气温的差异。
------------------------------
3、2003-10-10 23:13:07 肖湘 发表如下评论:
哦,打错了,是温差不大,不是水大,请原谅。
------------------------------
4、2003-10-11 0:14:47 小白条 发表如下评论:
10.1直到现在钓了5次,白条21尾.小鲫鱼9条,没办法天凉/
------------------------------
5、2003-10-11 9:20:36 崔德民 发表如下评论:
夜间最低温度比前几天如何?
------------------------------
6、2003-10-11 12:36:18 麦客 发表如下评论:
请问肖大哥,这美国鱼长什么样子,有没有英文名字。
------------------------------
7、2003-10-11 13:02:01 YL 发表如下评论:
昼夜温差太大,影响钓鱼很明显
------------------------------
8、2003-10-11 13:17:28 肖湘 发表如下评论:
美国斑点叉尾回
(一)形态特征:斑点叉尾回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其体形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有触须4对,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成鱼的斑点则逐渐变得不明显或消失。
(二)生活习性:斑点叉尾回属底层鱼类。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随鱼体长大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斑点叉尾回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PH值5-8.5之间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范围,盐度适宜范围为0.2-8.5‰。
(三)食性: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回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
(四)生长:斑点叉尾回属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以上,当年鱼体长可达13-19.5厘米,2龄鱼可达26-32厘米,3龄鱼为35-45厘米,雄鱼的生长速度快于雌鱼。
(五)生殖:斑点叉尾回雌雄性比约1:1,其标准性成熟年龄为3龄,体重1-4.5千克,从生产角度讲,亲鱼以4-5龄,体重2.5-3.5千克者为好。体重4.5千克的亲鱼可产卵约30000粒。产卵季节在湖北地区为5月底至7月底,广东等南方地区为5月初至7月初,产卵水温为20-30℃,在水温23-25℃,孵化时间约6-7天。刚孵化的仔鱼体长约10毫米。
------------------------------
9、2003-10-18 20:16:42 莫鹏 发表如下评论:
在开会!!要不就去旅游啦。。。
------------------------------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24957.html
本文章由oldfisher于2006-1-27 17:44:38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