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其他(1689)
文章来源:钓鱼班车
老网说明:该文章整理自老网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黄生军
从青藏高原“下山”来肥十年有三。除了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外,相互交流又学会了许多新东西。滑冰、狩猎还算在行,游泳、垂钓我不通晓。悲哉!究其因果,原是受地理条件之限,情趣爱好由此不尽相同。
一日,鬼使神差地跟着朋友们钓了一回鱼,结果,惨兮兮“光板”而归。朋友戏称,钓鱼的知识你只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随着时光的推移,受“渔民们”的潜移默化, “鱼盲”开始“下海”了。当务之急要虚心地向身边的“老前辈,老革命”学习垂钓知识,交流探讨经验,共谋“垂钓大计”。实战中时常“点背”,十次拎杆九次空,还有一杆“麻咕咚” (一种闹钩鱼)的情况经常出现。尽管如此,渐觉欲罢不能。
有了瘾,一到休息日天刚麻麻亮就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直奔郊外,像模像样的钓鱼一族。“方塘钓拐,圆塘钓中”……至理名言牢记心中。选好地方做钓位后,便开始试漂、打窝、装饵,待这一系列程序搞定后,把竿子伸出,鱼钩放在钓位上,就静侯鱼儿上当了。
此刻静下心来,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悄悄地和春天溶为一体。春天的原野,空气清新而湿润。青青的麦苗叶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遍地盛开的油菜花乘着微风不时送来阵阵扑鼻的芳香。鸟儿不知躲在哪里高一声低一声的欢唱,蜜蜂彩蝶毫无顾忌地在河滩上翩翩起舞……置身于这等良辰美景之中,把竿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幽然共其轻松,就连咱们队伍中新经济制度的创始人之一的张五生、常老光也深得个中滋味:“钓鱼比听古板老师讲课好。”
刚下钩不久,那浮漂就一点一点动着,随即又慢慢全部送上水面,哪情景、哪动作,真比‘斗地主’摸了七个头还美呢。鱼儿咬钩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抬手扬竿,竿一弯成了一张吃力的弓。—尾大鲫摇晃着露出了水面,我小心翼翼地从钩上把它摘了下来,握着凉凉滑滑的鱼儿,看着它活蹦乱跳的带着水珠跃入鱼篓哗啦啦的响声,那开心,那欢悦真是妙不可言。
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真好!渔者,娱也。
本文章相关历史评论如下:
------------------------------
1、2003-9-23 8:25:47 华欣 发表如下评论:
“握着凉凉滑滑的鱼儿,看着它活蹦乱跳的带着水珠跃入鱼篓哗啦啦的响声……”
多么贴切、惬意的感觉,祝你好运常在!
------------------------------
2、2003-9-23 8:39:43 金山渔子 发表如下评论:
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渔乐!
------------------------------
3、2003-9-23 8:45:11 sadman 发表如下评论:
渔者,娱也,乐在其中!
------------------------------
4、2003-9-23 14:20:52 钓鱼班车 发表如下评论:
感谢1、2、3楼给予的褒奖!
作者并非本人,而是从青海高原原核工业二二一厂转产来到钓鱼班车身边的工友、渔友;作者钓技平平(渔龄不长),但为人豪爽,文峰尚可,思路敏捷,大器恨晚;本人力推作者早触渔翁之网,早为渔翁之家多献高质量的好文章;同时又能溶入老渔翁的大家庭里吸取——渔理至尊、渔技精髓;更多的钓鱼,更好地钓‘娱’。
------------------------------
5、2003-9-25 14:43:12 左其坤 发表如下评论:
谢谢钓鱼班车。
同志还未“进网”,朋友更需努力。
------------------------------
6、2003-9-28 21:49:55 钓鱼班车 发表如下评论:
谢左老教导;朋友入网还须时日,个中原委一言难尽。
祝:三十日母校校庆圆满、红火;愿:次航凯歌高奏、硕果累累。
------------------------------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24663.html
本文章由oldfisher于2006-1-27 17:44:35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