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广东(1144) 可能一些经常野外钓鱼的朋友都会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在出门前希望今天能有大鱼上钓,而且确定好一天的钓法,比如说钓底或者钓浮。后来实行时就会发现此做法会时好时坏,鱼获并不稳定。实在话,本人也是如此。 后来,在一次因缘际会下,通过一位前辈知道,学懂了一种新思维“追水层”。  (其中一些鱼获) 其实“追水层”简单说就是灵活的根据鱼的当前活动水层进行有目的调整的方法。由于每日的气温不一样,而一天不同时间气温气压也不一样,所以鱼的活动范围也所之变化。如果你的钩不在鱼的活动范围附近,那中鱼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就会出现鱼获不稳定的现象,就算你钓的河里有很多鱼也没有用。那一次,我在钓鱼中,一个前辈走了过来,看了我的情况后,互相交流了一些意见。他就说了他的一些关于钓鲮鱼的经验,其中特别的说到了“追水层”这个思想,他表示由于鲮鱼成群活动,而且对含氧比较敏感,所以经常活动与不同的水层,要钓鲮鱼就必须准确掌握鱼在那一个水层,然后就灵活调漂调铅,正确选择钓底还是钓浮,钓浮就跟着鱼层变化而变化。当时,我觉得很有道理,后来经过实践,确实很管用,并应用到其他鱼种中(包括草鱼,青鱼,鲤鱼,鳊鱼,小白条等等)。不单如此,现在本人还将多种不同的概念引入到此灵活的思维上:1、该搓饵为拉饵(野钓多为江河,有潮汐和水流,会影响打窝的效果,拉饵可以边钓边打窝,窝底持久,加快提杆就可以了);2、将专攻鱼饵该为综合鱼饵(综合鱼饵对象广,命中概率高,总体鱼获量提高);3、水面层专攻钓法(如果小鱼在水面层闹的厉害,你又想给点颜色那些小鱼就最适合:用1主线,0.6脚线,1或2号钩,配3号虾漂,钓水面层,小鱼肯定走不掉,也有可能上大鱼哦);4、专攻中下层鱼法:那就更简单,用浮力稍大的漂,加大铅皮,尽量让鱼饵快速下沉,避免小鱼闹,那你就可以安心的守侯你的“大鱼”;5、在水层选择上可以先钓底,然后逐渐往上升(本人是选择离底5-10厘米左右,因为钓底比较容易钩底,而且大部分鱼都不是紧贴着水底,而是有一定距离的,咬钩动作也更明显)。 通过此方法,鱼获明显有增加,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吧!! 补充:操作上虽然觉得要不断抛杆,其实也要灵活的加减铅皮和调漂才能得到完整的效果的。如果你的钓点水流很大,会出现几种情形:1、移漂,2、信号慢或不准确、3、打的窝会容易冲散,4、钩底,5、活水有大鱼。用手杆是弊大于利。解决方法是转钓浮,而且要用翻身快的漂,钓动态,就是钩下沉过程漂的鱼信,当漂到一定位置就提杆吧!如果水流太大,那我也没有办法了,换海杆吧!! :—)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4578.html 本文章由wayman于2005-7-16 22:00:04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