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四川(3991) 金秋十月,几个好友相约从成都出发到位于双流境内的黄龙溪一游。天青车轻,几个人上车伊始便海阔天空地胡侃神聊,洒下一路欢声笑语,四十余公里的路程转瞬即至。黄龙溪古镇有1700年的建镇历史。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水陆码头,历史底蕴深厚,是四川古镇中最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从巍峨的龙泉山脉奔流而下的鹿溪河绕镇而过,汩汩注入锦江,使江河缭绕的古镇终日水气氤氲,充满了山水的灵气。古色古香的镇口楼门青石为柱,石板为栏,牌楼上大书的黄龙溪三个大字古朴凝重。 图1-3 


黄龙溪青石铺就的街道光滑而平整,街心流淌着的潺潺溪流,轻轻诉说着古镇的今夕。街头古老的黄槨树年代久远依然枝繁叶茂,单单一株即可荫翳蔽日。比比皆是的芙蓉树长的格外繁盛,这种成都的市花花大如斗,花型端庄温婉,初开时淡黄似锦,稍后逐渐变为桃红,再变水红,色泽更加艳丽。满树繁花因开放时间不同而黄、红斑斓,争相媲美。带廊柱的小木楼和沿江的吊脚楼充满了川西小镇的风韵,徜徉其中的美女少妇和白发老媪各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穿着婚纱的新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盛装的苗族少女微带羞涩,虽然是十月中旬,小镇气候温和,头戴花环的女孩子或优雅,或高贵,或靓丽,尽显妩媚妖娆。帅哥们或儒雅,或张扬,或稳重,个个倜傥风流。 图4-20 
















最能体现休闲慢生活的地方要数小镇的茶馆。精致的茶楼,舒适的茶铺以及随意的茶摊几乎一家挨着一家。即使走遍全国各地也难以寻觅出第二处有这么多茶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鉴全国各地最富盛名的各种名茶,最惬意的莫过于泡上一杯当地土产的茉莉花茶,随随便便地坐在街头树荫的竹椅之上,啜上一口茶,品味着淡淡的芬芳。和当地土著的居民随心所欲地摆摆“龙门阵”, 从容缓行的人流静悄悄地擦肩而过,在精致的青花盖碗茶里尽享古镇安康富足的悠闲时光。 沿街的叮叮糖、龙须酥、木槌酥、川北凉粉、老妈兔头和各种各样口味的牦牛肉干儿等著名小吃数不胜数,好吃嘴儿们沿街一路吃过去,几十种不重样儿。独具特色的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素炒野灰灰菜、红烧黄辣丁等美味佳肴的馥郁香气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弥漫。转过墙角,一位艺人微闭双目,陶醉而潇洒地拉着手中的琴,悠扬婉转的琴声在小木楼的木廊间萦绕,在静静的鹿溪河碧玉般水面飘荡,又悠悠地消散在波涛滚滚的锦江江畔。 图21-30 





悠悠的鹿溪河和奔流不息的锦江环绕着古镇,给古镇注入了勃勃生机。黄龙溪古镇是锦江最重要的码头之一,这一带江面开阔,江水奔流不息,运输舟楫不断,江面上时不时还飘荡着打鱼的小船。鹿溪河则显得幽静又充满了灵性,河畔亭阁参差,河中扁舟往复。临水的上河街游人摩肩接踵,虽然水碧若玉,想必也不是理想的垂钓之所。谁知在一处雕梁画栋的阁楼之下,一位皓首跣足的老翁凭栏而立,两眼注视着浮漂,丝毫不为游客所扰。钓具十分简单,唯一竿,一小桶和一点儿作为钓饵的米饭而已。看样子不是为鱼,钓的只是一份心境。精致的木楼,静静的溪流,垂钓老翁在这一刻融入画中。看看老者的小桶,很出乎意料,几条鲫鱼还真齐整。当然,黄龙溪毕竟游客太多。下到锦江,也许能碰上梦寐以求的大鱼。朔鹿溪河而上,一湾一景,尽显妖娆,河里鱼的种类很多,收获也会比镇上和江中好的多。在黄龙溪古镇、鹿溪河和锦江钓鱼都是免费的,钓鱼人大多是从城市的水泥森林中逃出来,寻觅一份闲适和清静。收获尚在其次,享受恬静的田园风情之余,有时收获也会出人意料的好。 31-44 












到了黄龙溪古镇,一定要品尝一下极富盛名的一根面。一根就是一碗,一锅也仅只一根。宽汤或者干拌各具特色,土陶的大碗古朴别致,特制的臊子浓香郁郁,配上碧绿的小葱青菜,刚刚上桌便让人舌底生津。轻轻拈起面条一头,入口那种爽滑、筋道、弹牙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一口一口地从头吃到尾。吸引人的不是面中的调料,而是面条本身的味道。在当地待客、婚庆或者寿宴一根面都必不可少。面点厨师远离锅台,一边以手拉扯面条,一边远远地轻抛入锅,其动作纯熟优雅,颇似杂耍,成为古镇一景。 图45-48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30710.html 本文章由老泥鳅于2014-10-14 19:02:45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