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北京(1703) 细线搏大鱼----我的别样“中通竿” 针对限竿长、不许使用渔线轮和大小鱼混养的计时鱼塘,为了大小鱼通钓,尽量使用细线、小钩,我将普通手竿改造成“带橡皮筋的中通竿”。其主要特点是:没有通常“中通竿”的绕线轮,橡皮筋被置于钓竿腔内,且只允许伸长一定长度。经过几年的实践,使用1#主线、0.6#子线、2#伊势尼小钩,不足20克的瓜子鲫和1-2公斤的鲤鱼多有钓获。 我经常垂钓的鱼塘,允许使用3.9米以下的手竿。 一、手竿的简单改造: 1、4.5米的五节手竿,取去其末节——竿梢,余4节(为叙述方便,从细往粗分别冠以1、2、3、4节的名号)长约3.8米。第1节的口外加一个“保护套”(保护原竿口,出口与原竿口大小一样),以此作为中通竿的出线口;(见图一)(也可另加个橡皮套,防止竿口进水) 2、第二节的大头处加一个“限位器”。这个“限位器”的作用在于:限定竿腔内橡皮筋最大拉伸长度。其结构是:“中通小t型塞子”。长度约1.5厘米,t脚外径同第二节大口内径,可紧紧旋入其中,t肩外径与二节大头外径一样。靠这个“小肩台”承载橡皮筋到达拉伸限度后鱼线的拉力。中间圆孔,其大小是保证粗渔线(中通线)自由通过,却又不让与橡皮筋相连接的“小连接环”通过。材质:硬塑、木材、竹子等均可。这是本款中通竿的关键结构;(见图二) 3、后堵盖中间挖个圆孔,其大小足以橡皮筋及其与内通线连接器通过;(见图三) 钓竿改造完毕。整个竿体并未被改动,如再插入原竿梢,仍是完好的4.5米的手竿。 二、安装: (一)材料: 1、橡皮筋(长约60厘米,弹力适度,可拉伸至3米。注:我选用的橡皮筋拉长到2米时拉力可达1.5公斤); 2、大小连接环各一个(大的在后堵盖之外与橡皮筋连接,在橡皮筋受最大拉力时,不至被拉入钓竿内;小的在“限位器后连接内通线和橡皮筋,其大小以不能进入限位阀的小孔又能顺利通过后堵盖的圆孔); 3、大号渔线(3#)约4米,作为内通线; 4、8字环一个。连接内通线和钓组。(在内通线和8字环间最好串个珠子,以保护出线口)。用8字环连接,避免竿梢缠线。 (二)安装程序: 在打开后堵盖、竿缩到最短的情况下, 1、大连接环和橡皮筋牢固连接;(图四) 2、小连接环与橡皮筋连接;(图五) 3、小连接环与内通线牢固连接; 4、内通线等从后堵盖孔外穿入; 5、在第二节大口安装“限位器”; 6、内通线穿过限位器孔和第二、第一节竿; 7、在出线口外将内通线上穿个胶皮垫和珠子,在连接8字环时,调整内通线长度;8字环接上线组(钓组)(图六) 8、拧紧后堵盖; 大功告成! 提示:在内通线与8字环连接时调整内通线的长短以使橡皮筋有一定的预拉力,增强扬竿时的“刺鱼”力度,同时也拉紧胶皮垫和珠子,堵住出线口,防止池水进入竿内。 (三)钓竿展开: 打开捆绑绕线器的橡皮圈,从竿尖依次拉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每节都要拉到位),同时,内通线、橡皮筋均被拉入竿内,唯有大连接环留在后堵盖外,小珠子8字环和线组留在出线口外。一枝光洁顺溜的新钓竿展现在眼前!插上浮标,挂上钓饵,就可以搏大擒小、驰骋钓场啦! (四)钓竿收纳: 与出竿相反,依次从第三、第二、第一往下收,在收每节竿同时要通过后连接环往外拽内置的橡皮筋和内通线等(避免内通线被卡在竿节间隙)。 橡皮筋、内通线可以缠绕在绕线器上,而后用皮筋固定在钓竿上; 线组也可以缠绕在绕线器上,用皮筋固定在钓竿上。(见图七) 这里顺便展示一下我制作的“绕线器”(见图八) 钓竿连带钓组,收纳在竿袋里,到达钓场,很方便就可以出竿啦! (五)临场控鱼: 小鱼上钩,橡皮筋不起作用;刺中大鱼,不要急于高扬钓竿,让橡皮筋充分发挥作用,化解上钩鱼几波冲击力后再适时扬竿控鱼。因橡皮筋在竿内伸长“受限”,再借助钓竿本身的“腰力”,可以轻易把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我的这款“中通竿”有别于带渔线轮或纯橡皮筋的“中通竿”之处!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297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