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钓友 访问老网家园!
老网商城装修升级中,临时可以从老网淘宝旗舰店购买钓具
全部文章 → 钓友文苑 → “扳”螃 蟹
“扳”螃 蟹

  

  那是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班主任黄光彩老师提出倡议,要小学生们勤工俭学。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王启权和一个外号叫做“张大炮”的大个子男孩儿正在讨论这次勤工俭学干什么。我想到的自然是向母亲要五分钱来交给老师,王启权认为那太没有创意。他比我高三个年级,一向是孩子的头儿。“张大炮”一连提出捡废品和打猪草卖两个方案,也被王启权一一否定:“不行,那样一天也只能弄两、三分钱。”最后他一拍脑袋:“明天我们去‘扳’螃蟹卖。”捉螃蟹!这恰恰挠着了我的痒处。我曾经在杨家乡下住了一年多,捉螃蟹正是我的长处。当然举双手赞成。

  第二天早起,草草吃过早饭,赶去和孩子们会合。母亲在后面高声问:“星期天呢,这么早跑哪里去?”“找王启权……”我一边跑一边留下半句话。不能说去捉螃蟹,一说螃蟹母亲便容易联想到河,那是父母绝对禁止孩子去的地方。

  大竹县城名为竹阳镇,整条街道房屋都以小青瓦盖顶,松木板为墙壁的典型川东小城。附近没有什么大的河流,唯城南有一条小河鱼虾尚多,是小城的护城河中的一段。王启权并没有领我们上南桥的小河,而是一直往东,走上了通往堡子乡的公路。王启权告诉我们去干龙洞的小溪“扳”螃蟹,那里的螃蟹又多又大。干龙洞啊,那可是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地方。据说那里的岩洞又黑又深,藏有一条干龙,从来没有任何人进去过。那里的半山坡上有一股清泉,叫做一碗水,味道甘甜,常年不竭,路过的人都以它解渴。我们三个孩子加上另外一个也叫王启泉的三年级学生(大家为了便于区分,在他的姓名前面冠以一个‘小’字,叫他小王启泉)一路欢呼雀跃,希望尽快一探究竟。

  远远望见雷公庙前的两棵巨大的黄桷树,在岩石间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绿荫足足占去了半亩地。王启权指点道:“此去一路上山,再下到半山便是干龙洞了。”大家本已疲惫,听的此语又重新打起精神赶路。上到坡顶,路旁有个四公里的里程碑,不知不觉,已经走了8里之遥。此后公路蜿蜒下行,走起来轻快多了。这里水田渐少,旱地增多,山丘顶上也不见了田地,而是丛生着柏树、杉树、马尾松和一些叫不出名来的小杂树。在一个标记5公里的路碑附近,王启权指着路边一道小沟道:“干龙洞到啦。”

  仔细往路边望去,普普通通的一条小溪,并没有见到什么岩洞。越过一丛丛挂满殷红浆果的“三月泡”和结满密密麻麻大红果实的山茱萸,走到岩边探出头,十来米深的崖壁下面果然有一个岩洞,几乎被荆棘灌木遮没,洞口隐约可见。崖壁直上直下,怎么下去呢?王启权一边不停手地往嘴里送殷红多汁的“三月泡”一边答:“往前走,从小桥旁下去。”又指指山茱萸:“这个叫‘冷饭籽’,已经经过一冬的霜打,早就变甜啦,饿了可以当饭吃的。”我知道茱萸那豆粒大的果实虽然外形像极了小苹果,味道却又酸又涩,还带有一股药味儿,实在难以下咽。只管吃那可口的三月泡。茱萸挂了一冬的果实一碰就掉,小王启泉摘了一大把塞进嘴里,从他紧皱的眉头来看,味道确实不敢恭维。

  从小桥旁边下到沟里,沟底缓缓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溪底乱石密布,乱石间露出黄色的泥沙。溪水深处不过小腿,浅处仅及脚踝。两旁的荆棘茅草和灌木向着小溪的上空伸展,使得小溪看起来颇为狭窄,十分幽静。王启权挽起裤腿赤足下到小溪,伸手搬开一块薄薄的大石板,泥沙登时泛起,向四周弥漫开来。几只小虾和两只指甲盖大的小螃蟹仓惶地从浊水里钻出来四下奔逃。小王启泉大喊:“螃蟹,螃蟹!”王启权疑神不动,稍停就见到一只青壳的大螃蟹举着两把上面褐红,下面淡黄的大钳子,张开八只长腿,快如闪电般地冲出浑水,横着往另一块石头下面钻。王启权张开食指和拇指,敏捷地钳住螃蟹盖子的两侧。那只大螃蟹的八只尖锐的脚爪和两把有力的大钳在空中一阵乱舞,已经没有丝毫着力之处,只能徒呼奈何了。“张大炮”和小王启泉同声喝彩:“好!好大的螃蟹!”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却是一喜。

  王启权心灵手巧,年龄又稍大,除了学习成绩优异,游戏,跑跳,打弹弓,样样在我之上,更不用说干活儿了。所以他做了孩子头儿,连“张大炮”高出他半个头,也要听他的号令。若论到捉螃蟹,城里的孩子怕被螃蟹的钳子夹中,先要搬开石头等螃蟹出动,看准了才下手,所以叫“扳”螃蟹。杨家乡下的孩子是一只手稍稍掀开石头,另一只手迅速地伸进石头下面去摸。石头不能掀得太高,太高了螃蟹受惊,四散奔逃,捉起来就费劲了。所以乡下的孩子捉螃蟹叫“摸”螃蟹。摸出螃蟹后轻轻将石头在放回原处,过一两天石头下面照样可以摸到螃蟹,若是搬开石头,那就过上十天半月也找不到一只螃蟹了。我在杨家乡下生活了一年多,除了永远不能在狭窄溜滑的田埂上和他们一样健步如飞外,“摸”螃蟹也是两个不顶一个。可是我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技术可高得太多。我捉住三只,他们也未必能捉住一只。那可是用手指好多次被螃蟹夹得鲜血淋淋的代价换来的!

  性急的“张大炮”“扑通”一声跳入小溪,一边急急忙忙地搬石头,一边说:“我们往下游扳,你们往上游扳,看谁扳得多。”我用左手稍稍掀起石头一角,右手迅速伸进石头底下,探手同时按住两只大螃蟹,一把抓起扔进鱼篓里。石头还没有放下,转眼看见石头下另一只螃蟹从浑水里钻出,又一把按下,敏捷地将第三只扔进鱼篓。看得看的王启权瞠目结舌:“你也不看看螃蟹在什么地方,就在水下乱摸,难道不怕恰巧送到螃蟹的大钳子上,手指被它夹住?”我笑道:“你不知道,螃蟹在水下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一般要出了水面才拼死抵抗,那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所以在水下趁它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摸到螃蟹立即连钳子带脚爪一把抓住,迅速扔进鱼篓。动作要快,不给它反应的时间。你的手就是安全的。”一边说一边又在另一块石头下摸到一只螃蟹。王启权试探着将手伸进石头下面,终究有些害怕,又迅速地缩回来,伸出两根手指,用老法子看清楚了再捉。我已经摸到四只,他的一只还没有捉牢。

  这条小溪并不太长,可能是地方偏僻,远离人烟稠密地区,螃蟹之多出乎预料。还没有摸上一半的距离,那个小小的鱼篓已经装不下了。怎么办呢?难道就此打道回府?王启权眼珠子转了两转对我说:“你的裤子湿啦,脱下来罢。”我低头一看,光顾着摸螃蟹,不仅裤腿湿透,连衣襟也湿了一大片。连忙脱下长裤。晾晒在一棵山茱萸上。

  王启权拿起我的裤子,在两条裤腿上各挽上一个死结,双手撑着裤腰,裤子变成了两个连体的口袋。那家伙一脸坏笑,还得意地说:“往里装罢,你捉得再多也装得下。嘿嘿!”我不由佩服他的脑子就是转得快。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十有八九是我给他打下手,这一次王启权自告奋勇给我打起了下手,一直跟在我的屁股后边拿着裤子,一边接我捉的螃蟹,一边不停地将爬到裤腰处的螃蟹重新抖落到裤腿里。顺手还采了一大把碧绿的细细的野葱。

  我们逆流而上,还没到干龙洞口,“张大炮”他们也追了上来。他原想下游的水又深又宽,螃蟹肯定多些,所以抢着去了下游。谁知半天的时间仅仅“扳”到五、六只,一直在埋怨王启权,大老远地带大家找了个没有螃蟹的地方,想到干龙洞口看看就回家。看到我们的收获,眼睛都瞪圆了。三脚两步赶到我们前头,连续“扳”到好几只大螃蟹。

  愈到上游,小溪愈加狭窄,“张大炮”身材高大,把一条小溪占得满满的,我只得退后。伸手去岩壁的石缝里摸索,无意中抓住一条鲇鱼,约摸有半斤来重,引得大家一阵欢呼。

  慢慢来到干龙洞口,洞口挂满藤萝荆棘。洞口低平,水潭不深,水流也不大,清澈的溪水缓缓从洞里淌出,没有一点儿声息。黑黝黝的看不出也猜不透这干龙洞到底有多深,有多长,里面是否有龙王和精灵。一阵凉风从脸旁掠过,连一向以大胆著称的“张大炮”也胆怯起来,连连说道:“不好看,回,回,回!”扭头抽身便走。大家急急地跟在后面,趟的水花四溅。

  王启权带大家重新走上公路,又攀上岩壁,来到名为“一碗水”的泉水前。果真是一碗水,岩壁上一汪清泉只得海碗碗口大小,看不出泉水的来路,似乎是由黄沙岩石中慢慢渗出来的,手捧泉水喝上一口,清冽甘甜,名不虚传。大家不喝的时候没有见到泉水溢出,几个孩子轮流喝过也不见泉水下去多少,果真有几分神奇。

  喝罢泉水,肚子咕噜噜直响。走了半天路,捉了半天螃蟹,肚子早就饿了。王启权拿出用荷叶包的一个煮红薯,四人各自分到一小块,又甜又香。可是一口就吞下去了,根本顶不得什么事。想起冷饭籽能够充饥,采一把塞进嘴里,酸酸的,面面的,似乎还带着一丝甜味,果然可以顶饿,不过味道还是比不上三月泡。

  进城的时候,虽然我只穿着短裤,带着引以自豪的战利品,颇有几分得意。所有的螃蟹都一并交给“张大炮”的母亲处理,我今天的功劳最大,那条鲶鱼由我带回了家。没有想到母亲一见到鲶鱼,脸上立即变得煞白,全家引起一阵骚乱。母亲还赶到王启权的家中,向王伯娘告他的儿子带我们下河,以至王启权被狠狠责骂一场。事后我认为不应该带鲶鱼回家,王启权翻翻白眼沮丧地说:“你那条糊满泥巴的湿裤子呢?藏得住吗?”

  晚上,四个人端着两大筲箕炸得鲜红油亮,喷鼻子香的螃蟹沿街叫卖。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生意”,想到是勤工俭学,一点儿也不害羞,“油——炸——螃蟹——!”的叫卖声格外响亮。也许是王启权采的那把野葱使得螃蟹格外地香,我们路过专门以卖野味著称的林家酒馆的时候,里面的两个喝酒的顾客同时招手要我进去,各自买了一只螃蟹用来下酒。其中一个上年纪的老者一边把螃蟹的脚爪一只只地放进嘴里嚼得“咔嘣”山响,一边点头喝彩:“香,硬是香!”引得酒馆里的食客几乎一人买了一只炸螃蟹。一只大螃蟹可是要两分钱呢,那时候两分钱可以买一碗带荷包蛋的醪糟,一碟可以送下去半斤烧酒的沙胡豆的价格只要一分。

  螃蟹卖的只剩下了一些残破的小螃蟹和零碎的脚爪,王启权分给大家做了夜宵的点心,果然是香啊,“张大炮”的母亲真的好手艺。卖螃蟹的钱有两块多,王启权论功行赏:“张大炮”家出油炸螃蟹,分了一块三;我五角;王启权和小王启泉各得三角。这些钱对一个孩子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可以买到够吃半个月的零食。这是我第一次向学校交上我自己挣的钱,五角钱,全班第一。

  后记:

  找几张螃蟹的图片助兴,一搜之下才知道,螃蟹是个极其庞大的家族,许多品种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吃了。除了前两张,图片都是网上抄下来的,无法一一注明出处,发在这里供大家欣赏,敬请原图主人谅解。

  图片中的美味令人垂涎,我吃过好多种螃蟹,大多都是美味。但凡事都有例外,我曾在南京一家大饭店见过一种元宝蟹,色泽艳丽,体大膘肥,摸样长得十分富态,身体比普通海蟹几乎厚出一倍。贪图它的肉多,特意点了一道,细品之下。味道却不敢恭维,远不如儿时吃过的油炸河蟹。那个时候螃蟹多啊,小孩子随随便便就能抓上满篓。四川吃螃蟹喜欢剥去壳,洗净后再用油炸,清蒸或者仅仅用盐水煮煮,是没人肯吃的。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普通人家都崇尚节俭,舍不得耗费菜籽油,所以螃蟹几乎没人吃,也不值什么钱。当年河蟹经过张伯娘巧手一炸,其味绝妙,垂涎至今。

  五角钱现在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那个时候可真是钱啊!可以点上一桌子菜。兜里揣上五块钱,逛重庆甚至成都都够了。三年自然灾害时候物价飞涨,政府采取平抑物价措施得力,很快就控制住了,1973年前后五角钱也还能点上一荤两素一汤外加米饭,够一家人吃的。现在您只有50元钱是不敢出门的,500元根本不敢想旅游,再要旧地重游,只怕怀里有5000块也要掂量掂量:这一趟钱够不够花?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28502.html

相关评论64
共64篇评论 共7页 [1] [2] [3] [4]... [7] 转到:  
银牌会员 xiao yu
认证:
积分: 21118+7666
等级: 30级会员30级会员30级会员30级会员30级会员30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6-2-14
签名:

  好东西啊

1

银牌会员 小头爸爸
认证:
积分: 2577+2116
等级: 16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4-6-14
签名:

  开眼界了

2

银牌会员 小头爸爸
认证:
积分: 2577+2116
等级: 16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4-6-14
签名:

  物价飞涨

3

银牌会员 玉公子
认证:
积分: 254+746
等级: 9级会员9级会员9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11-5-24
签名:

  小时候不懂事,干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啊,父母亲担心!

4

银牌会员 丁竹
认证:
积分: 1832+1238
等级: 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4-6-27
签名:

  好文章呀,送满花!

5

银牌会员 bt51
认证:
积分: 1416+1408
等级: 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11-16
签名:

  你那油炸螃蟹是要用面裹一下的吧?油炸螃蟹好吃我猜主要因为是油炸的,那时候大多数人的肚子里没有油水哦。我记得小时候的民谣:早上拿、晚上拿,中午不是----番薯茬。早上上学的娃儿包包里带着午饭是番薯,很少有吃米饭的。谢谢你的好文。花上!

6

铜牌会员 johnsen
认证:
积分: 1076+238
等级: 10级会员10级会员10级会员10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13-1-15
签名:

  开眼界了

7

银牌会员 bt51
认证:
积分: 1416+1408
等级: 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14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11-16
签名:

  网上有人说什么叫老?就是当你经常回忆过去、使用新的电器产品要看说明书等情况时就说明你老了。我不想自己很快变老,所以很少去想小时候的事^_^,你这文让我回忆了......还是要谢谢你!

8

银牌会员 余鱼
认证:
积分: 246+128
等级: 7级会员7级会员7级会员7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11-8-31
签名:

  好文章呀,送满花!经常回忆过去

9

银牌会员 老马
认证:
积分: 14114+982
等级: 24级会员24级会员24级会员
性别: 男(male)
注册: 2007-10-9
签名:

  好文章呀,送花!

10
共64篇评论 共7页 [1] [2] [3] [4]... [7] 转到:  

评论注意: 〖评论内容500字以内,段落前空格无效,不要使用HTML代码〗
上传图片:
内文包含: UBB帮助
回复内容:
心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