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四川(4862)
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排排各式各样的机床发出悦耳的轰鸣声,纷纷吐出银白色、蓝黑色或金黄色的金属屑。刚刚切削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工件,一排排的亮闪闪地站在周转箱里。车间副主任小安明显地看出,人人都想尽快赶完手中的活计,好好地过个周末。这批活儿工期很紧了,许多人都自觉加班。这让小安特别高兴。全车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齿轮组的老粟师傅。小安和老粟师傅是常常在一起钓鱼的钓友,可是小安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面孔黝黑的老师傅,虽然这个小个子老头儿出活儿最多,废品率又最低。但是,经常拿到全厂青年突击队劳动竞赛红旗的车间里,夹着这么老的一个老头儿,小安心里总觉得有点儿不舒服。小安最看不惯老粟师傅的地方是他的那种抠门儿劲儿,不管任务有多忙,他从来都是踩着铃声上班,又踩着铃声下班,轻易不肯加班。为了一个工时,他会拿着图纸和工艺找车间领导理论上半天,根本不管手里的活儿有多么紧急。和他同龄的工友早几年都离岗退养了,就因为老粟有一手调床子的绝活儿,而且他带的几个女徒弟笨到一个也学不出来,只得让他继续上着班。用眼看看老粟那堆排放整齐的工件,不用数就知道他又是第一个完成了这批任务。老粟迅速地收拾好工位上的工具和加工好的零件,一边擦拭机床,一边看了看表,正好,刚刚到下班时间。“啪”地关掉机床照明灯,又是第一个走出车间。
成都的夏天,虽然最高气温很少有超过33度的时候,然而一进入五月人人都一叠连声地嚷着:“热,热。热!” 每到周末,许多工友都不愿意做饭,小安喜欢约上三、五个同事,往街头的“冷啖杯”摊上一坐,街上是川流不息的各式各样的车辆,头顶是闪烁的霓虹灯,身旁是熙熙攘攘散步的人群。小安他们旁若无人地品尝着带有浓郁川味的鸭脖子、兔子头、炒田螺、煮毛豆,盐花生和麻辣小龙虾,就着大杯冰镇啤酒压着暑气。吃完了就打麻将,斗地主或者是唱唱卡拉OK,快快乐乐地过个标准的成都人周末的夜晚。老粟师傅路过的时候,连头都没有抬一下。抠门儿的人很少有什么朋友,所以在这些地方从来找不到老粟师傅,老粟不吃 “冷啖杯”卖的那些东西,认为花比吃鸡吃鸭还多一、两倍的钱,吃的都是些“下脚料”,太不合算。他们只有一样爱好相同,那就是钓鱼。可就是钓鱼他们也是迥然不同,小安喜欢竞技钓,鱼竿花去上千,钓台是最新式的,偏光护目镜,防紫外线太阳伞,什么流行买什么,仅仅是浮标就有不同材质好几套,每只动辄上百元,最差的一支也得好几十,钓鱼的装备花去了好几千。小安看老粟钓鱼更觉得他抠门儿的要命。老粟喜欢传统钓法,使用的依然是从乌木水库带到成都的老钓具。两根玻璃钢鱼竿已经有些退色,每次用后都会仔细地擦洗干净,装在布套里,从来也不马虎。大太阳底下,头上戴一顶破草帽就代替了太阳伞、偏光镜和太阳帽三大件,晒得脸如锅底一般黑。鱼线从来不买进口的、国产的名牌,只买那种三、五块钱一盘的便宜货,为此常常断线跑鱼。你要劝他买盘好线,老粟直摇头:“买那么好的线干什么?线结实了,不断线,光断竿,哪个合算?”绕线板是废泡沫塑料改的,可以调整高低的支竿架是自己做的。一个大塑料袋充作雨衣,钓鱼时永远只穿一身旧工装。要是看到老粟师傅用的鱼护,更得让人笑掉大牙:他用的不是尼龙网,也不是可以防螃蟹夹的金属网,甚至也不是竹编的鱼篓,而是用破裤子的一条裤腿加上两个铁丝圈儿做成的布袋儿代替了鱼护。还到处夸耀他的“裤腿儿鱼护”透水、透气、不怕螃蟹夹的种种优越性,也不怕寒碜。小安觉得老粟钓鱼光用“抠门儿”来形容还不够,完完全全是个不
折不扣的吝啬鬼!一个月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星期天一大早,小安和三个钓友翻越着陡峭崎岖的山路,马达的轰鸣声一阵高过一阵,转过一个又一个急弯,红旗水库就在这群山环抱之中。清晨的水面带着一层薄雾,泛着涟漪,一抹金色的阳光贴着树梢洒向水面,水面闪耀着金色柔和的光芒。就在那星星点点的光芒之下,隐藏着一斤多的大银鲫,十多斤的大草鱼。几个人都不由兴奋起来,急忙下车,各自奔向钓位。上周小安在一条山腿上连钓两条一斤半的大银鲫,这次自然直奔山腿而去。
转过山梁,小安不由一怔,那条山腿上分明有一个戴着旧草帽的钓鱼人正往上拽一条鱼,看那鱼竿弯曲的程度,一定是碰上了鲤鱼!衬托着金光闪耀的水面,钓鱼人显得身材修长,动作潇洒。走近一看那人瘦瘦小小,竟然是老粟师傅!这里道路崎岖,自行车只能推行,八成儿是老粟师傅贪图红旗水库收费便宜,早上四、五点以前就骑车动身了。那条鱼左冲右突,野性十足,拉得鱼竿弯如满月。老粟神色紧张,脚步凌乱,人倒显得比水中的鱼还着急。小安忍不住说:“老粟师傅,那鲤鱼不大,用不着溜那么久,您照直往上拉就是,我来给您抄。”老粟嘴里道:“不用,”一手持竿,另一手持抄网,敏捷地将鱼抄进网里。小安看时,果然不出所料,是二斤来重的肥敦敦的鲤鱼。不由说道:”您换盘好点儿的鱼线,才二、三斤的鲤鱼,早就拉上来了,哪里用得着费那么大的劲?”老粟笑眯眯地说:“我的线不结实,怕断线啊。您仔细看看,是鲤鱼吗?”小安定睛看时,那鱼银鳞紧密,背脊高耸,尾巴不红,嘴旁无须,竟然是条硕大无朋的银鲫!不由啧啧称奇。小安道:“换盘好线啊,花得了几个钱?”老粟笑道:“我的鱼竿太老,线弄结实了又怕断竿、”小安又道:“您的鱼竿也早该换啦,您看现在谁还用玻璃钢鱼竿?”老粟笑道:“这根鱼竿自打我在乌木水库钓鱼起,跟了我十多年,差不多吃了有上千斤鱼了,舍不得换呐。”
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强,风却僵旗息鼓,纹丝儿不动。连岸边的茅草也似乎受不了灼热的阳光,软软地垂下了头。水平如镜,阳光反射上来,就好似有两个太阳在同时发威。小安在太阳伞下依然感到热辣辣的阳光穿透过来的热力。大口灌下去的饮料争先恐后地从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里往外冒,纯棉的体恤衫紧紧地贴在身上,粘糊糊的,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今天的太阳比夏天还毒。
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换饵了,除了饵料化尽浮漂毫无知觉向上浮起两目外,那支平素灵敏异常的浮漂有好一阵没有动一下了。三支抛竿呆呆地站在那里,无论如何也不肯点一下头。调换了好几种配方,还是无济于事。远处的鲤鱼倒是一跃老高,真有点儿反常。离他不远的老粟师傅只是头上扣着顶破草帽,显然热得更加厉害,然而大鲫鱼却是拽了一条又一条。虽然没有第一条大,看样子每条也差不多一斤左右。还拽断了两次线,显然是碰上了大鱼。没有鱼的时候怎么见不到老粟换饵料呢?过去问问,老粟随手递给他一大把煮过的麦子。小安将手竿、抛竿通通换上麦粒,这种饵料既不怕泡化,也不招小鱼,省心多了。也许这里的鱼对麦粒儿情有独钟,快到中午时分,只听得铃铛“丁玲!”一声,中间一只抛竿大弯,急举在手,线轮调在四公斤的拽力上,还是“刷刷”地一气窜出去三十来米。向左,再向右,终于将鱼拉回了头,小安对自己的2.5#超强力线十分有信心,这条大鱼算是跑不掉啦,仗着线好竿硬,收紧拽力强力收线。收到大约十来米,那鱼发力横窜,右边一支抛竿的铃铛和线轮同时急响,竿尖几乎弯到水里,显然两只抛竿的线已经纠缠在一起。这一来无法自如地控线,挺竿急欲摆脱缠绕,只听得“咔嚓!”一声,手中的竿已经断为两截。拿起另一根抛竿,急忙收线,那鱼跑发了势,两边一较劲,超强力线也经不住这般
折腾,“砰!”的一声,早已断为两段,浮标箭也似的射了回来。得,线断、竿
折、鱼跑,闹了个全军覆没!
小安剪断乱成一团的钓线,重新装上钓组,边挂麦粒边纳闷:这毫不起眼的麦粒竟然比著名的商品饵还要好?碰上个大家伙,连个面也没见着,竟然把超强力线都拉断了,凭经验起码也在15斤以上!过去找老粟师傅要点儿麦粒打窝,看见他正往那“裤腿儿的鱼护”里放一条两、三斤的草鱼,看来收获少不了。小安道:“这里用麦粒比名牌饵料还管用,我碰上个大家伙,可惜抛竿太不结实,没弄上来。看来得买再结实点儿的竿,用4#强力线。”老粟笑道:“这里水库长期用麦子喂鱼,当然管用啦。你用太粗的线,大鱼就不那么容易上钩了。”
厂里号召大家给灾区捐款。厂领导500元,中干200元,职工随意。职工们捐款都十分踊跃,小安顺利地在车间收到一万七千余元捐款。老粟师傅对这一切仿佛没有看见,只管低着头赶活儿。小安想到老粟师傅平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盘好线都舍不得买的种种吝啬劲儿,很有点儿瞧不起这位老师傅。下午上班,小安正在准备公布捐款名单,老粟师傅推开门走了进来,小安刚要开口,老粟已经仔细地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一边往小安的办公桌上放,一面说:“这是我的捐款,两千。”看着老粟师傅黝黑瘦小的脸庞,仿佛看到太阳打西边冒了出来,小安一下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晌说道:“我们车间的捐款已经不少啦,您的家属身体不好,农转非后一直没有工作,生活也不宽裕,我看就免了吧。”老粟认真地说:“前些年我的家属生病,大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不少补助,我都记着呢。干完这批活儿我就退休了。这点儿钱是我们全家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意,无论如何得捐。上午我没带钱,现在还不晚吧?”小安想,厂领导才捐五百,粟师傅要捐两千,大家脸上也不好看。只收200元吧,老粟师傅无论如何也不肯,只得收下。
看看全车间捐款已经有了一万九千多元,小安干脆掏出腰包,凑够两万元上交。小安和支部书记老邹说起这事儿,老邹大声道:“哎呀,老粟师傅昨天才向四川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今天又捐这么多?他家也是我们单位的困难户呢!”小安心头“咯噔”一下,为自己一直暗地里叫老粟师傅“吝啬鬼”好一阵心绪不宁。
老粟师傅顺利地办完了退休手续。小安代表车间送给老粟师傅一根轻巧的鱼竿。在退休单上“单位领导意见”栏签字的时候,小安对这位以前横看竖看,怎么看也不顺眼的钓友倒有点儿依依不舍起来。再说老粟师傅一退休,遇到关键技术活儿,他那几个徒弟谁也顶不上,怎么办呢?看到小安迟疑的目光,老粟狡黠地笑了笑道:“签吧,我那几个徒弟精着呢,再难的活儿她们也对付得了。以前几个徒弟说这不会干,那不会干,那是她们不愿意看到我下岗,才推说不会。她们早说会了,我也早跟那帮老哥们一起下岗了。”小安迟疑道:“调床子怎么办呢?”老粟笑着说:“她们比我调的都好,您就放心吧。” 小安恍然大悟:平素看来像个“吝啬鬼”的老粟师傅人缘极好,年轻的徒弟们都替老粟师傅打掩护呢。
(注:这个帖子写成已经有三、四年了,今天才与大家见面。老粟不愿意露面,找了其他人的图片,为了助兴,图片也都是后补的。红旗水库的鱼情也有很大的变化,小鲫鱼多如牛毛,大银鲫已经十分罕见,最后一张图中的大鲫鱼并不是老粟当年钓的那一条,而是老网会员“来一竿”的签名图片,比老粟的鱼还大,几乎就是个奇迹,贴在这里供大家欣赏。大鲤鱼大草鱼还有,也是难遇难求。希望大家不要被此贴误导。)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25338.html
本文章由老泥鳅于2012-7-24 11:41:23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