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河南(1366) 2011年8月20日,天刚蒙蒙亮,街道两旁的路灯还在尽职尽责地坚守着最后一班岗。我与钓友也没闲着,淮河的纯野生鱼勾引着我们火急火燎地向沙坑进发。各自寻思着选点择位的战略问题,一路无话,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五十分钟就到达钓场。 天气预报显示:白天阴天间多云局部有小阵雨,偏北风2~3级;气温21~26度。温度较低,不显早秋的暴躁,虽有点湿闷,总体上还算凉爽宜人,这样的天气,氧增鱼跃,应有较好的收获。 探测水位得知,淮河水又回落到原水位,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我的钓位稍有点突出,可以享受到习习秋风,赶紧在一片浅水区的近岸草前布窝三个,水深1.4~1.7米。窝料是药酒米、少量麸皮和商品饵;“万能钓饵”红蚯蚓;长 传统双钩双坠钓法。 按照老习惯,拔掉身周的蓠草,找平一块能够落坐的地点,以便施展传统钓技。刚把阵地修好,数十米外的挖沙船又开始作业了,机器的轰鸣声有点让人不堪忍受,可见近期治理采沙的效果并不明显。好在鱼儿早就适应了这种环境,影响不会太大。 通常情况下,早晨是上鱼的黄金时段,且河里的鱼有吃热窝子的习性。因此,抓钓头一波鱼,显得至关重要。我不敢耽搁,抓紧挂饵出竿,活饵入窝,先头尖兵已经报到,接钩走鱼,尽管起竿是小马口,小鲹条,小旁皮,我却不急,通常侦察兵之后就是正规军。连上几条小鲫鱼后,突然一个加速送漂,有四五目之高,令我精神为之一振,起竿中鱼上岸,一条三两多重的河鲫被我拿下。久盼的目标终于出现了,怎能不令我激动? 出竿再战,浮漂点动两下就是一个慢黑漂,盍竿中鱼,一条鲶鱼舞动着身躯,飞身上岸,只是这条鲶鱼进食太贪,将整个钩吞进嗓子内,费力费时才将钓钩取出。 接着又连中鲫鲶,手感刚刚的,心情美美的。随后,多为不上两的麻将鲫,放生了之。就这样三窝轮钓,甚为开心。有时小鲤鱼、小黄颡也来凑热闹,让我忙个不停! 时间就在这忙碌中飞逝,心情也在这解毒中放飞。都说夕阳无限好,考虑到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返程路,我们只得收队撤兵! 敬请欣赏图片!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213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