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吉林(1243) 内蒙古吐尔基山水库几乎干涸,几年前还在这里夜钓,现在,只能在旁边的河套里挥杆了。 我从未用过路亚,我们这个地方也没人用过这玩意儿。听说河套里的黑鱼很多,去年有的钓友用串钩下小鱼,钓上十多条,何不用路亚试一试。 其实,拟饵去年我就买好了,也不知道是波拔还是摇滚,反正看着顺眼就买了四个,有一个是亮片,听说是路翘嘴的,但这里没有大的翘嘴可路。专用的路亚竿很贵,也犯不上花冤枉钱,我用4.5米的“达亿瓦”内走线矶杆代替。 一个小时的路程,有一半花在快到水库的那十公里的烂道上了。这里有个采石矿,也不知是03年还是04年,开山劈石时,挖出个古墓,葬着一个头戴金箍的年轻女子,据说是辽国的一个公主,身份至今没有确认。跨越几百年的时空,古代的端庄、威严与神圣,就这样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践踏了。现代人急功近利,不惜挖老祖宗的祖坟来致富,同那些争抢名人故里一样,像 一样不知廉耻。老祖宗们网鱼、钓鱼,但绝不电鱼,我想,路亚也是传承老祖宗血脉里的捕鱼文化,追求自然、生态和天人合一。 左侧的蒲草旁溅起了涟漪,那是黑鱼在追逐小鱼,该行动了。我离开钓位,从车里拿出“打黑”工具…… 小刘望了我一眼,不屑地问:“能整到吗?” “试试吧”,其实我心里也没底。 拟饵很轻,幸亏达亿瓦杆子很软,4.5米长,抛的还够远,有20多米。我尽量往泛有涟漪的地方抛饵,抛过一些,然后回摇,使饵尽量路过黑鱼翻花的地方,等待掠食者的攻击。回摇的速度不太好掌握,摇快了黑鱼可能会追赶不上,摇慢了拟饵就浮到了水面,连抛了7、8杆也不见动静。快到河道尽头时,密密麻麻的苲草下有一条黑乎乎的身影,啊,是黑鱼!我站在石坝的斜坡上,把饵准确的抛在黑鱼的正前方,饵在水面上慢慢地移动,到了黑鱼的嘴旁,黑鱼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只好停止收线,轻轻地抖动鱼竿。突然,那条鱼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对拟饵发起了攻击,快的看不清是如何吞饵的,只感到手头一重,乖乖地就擒了。 我没有配套的工具,摘不了钩。我喜滋滋地一手持竿,一手握紧鱼,不紧不慢地往回走。快到钓位时,我假装镇静、不以为然,故意加重脚步。小刘回头一看,眼睛瞪得跟豆包似地:“啊?路上来的?”。 我说:“不假,有三斤多,快帮我摘钩”。 这时,鱼可能缓过劲来,唰的一挺,不偏不倚,正好掉进了小刘的鱼护,你说这个巧。 小刘拿来个医用止血钳子,来帮我摘钩,这条坚强的鱼又是一挺,小刘“啊”的一声惨叫,鱼嘴外面的锚钩,深深地刺入左手拇指的肉中。 我说:去医院吧。 小刘:不用,你用止血钳子给我薅出来。 我说:行吗? 小刘:没事,来吧。 我想也是,要是这时黑鱼再动,就麻烦了。 我拿着止血钳子,手在微微的抖。第一下,没拔出来,带倒刺的呀!第二下,顺了一下钩,一狠心、一用力,出来了。 我不好意思地说:这扯不扯,把你给伤了。 小刘笑呵呵地说:没事,我肉皮子合! 最后,我把这条鱼给了小刘,让他补补,并叮嘱他一定要去医院打一针血清。 这,就是我第一次路黑鱼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162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