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山东(1227) 记忆中的鞭炮市场在白浪河的河床上。现如今的彩虹桥左右,一片干涸的河床高低起伏,七十年代中期,鞭炮市场便自发地在这儿形成了。每当进入了旧历腊月,此起彼伏的轰响声便从白浪河河床上向四下传来,远远听着,有炒豆子般的急促,那是“小钢鞭”在表演;有一字一板的震响,有力而震撼,那是“电光雷”在吼叫;有间歇半天才“嗵”的一声炸响,那肯定是“牛爆仗”的作道;还有“嗵”——!而后“啪”两声呼应的奏响,不用说,肯定是有卖家在炫耀自己的“二踢脚”了。 过年对于孩子们的诱惑无非是吃得好,玩得好。吃得好且不去说它,跟今天的平常生活水平是没有法比的。但说玩的好,鞭炮便是一大诱惑。寒假里,大人不管你,只要把寒假作业突击性的两天完成,剩下的日子就尽着你疯玩。鞭炮市场的是每天都去光顾的场所,不是为了买鞭炮,而是为了拣鞭炮,那个时候哪儿有闲钱买鞭炮啊,面对诱惑,聪明的孩子们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满足自己了。每到了大集,离河床还有些距离的时候,一阵阵硝烟的香味(现在回想起来,火药的味道真的很香)便扑鼻而来,大爆仗的轰鸣夹杂着小钢鞭的脆响,真的如白居易《琵琶行》里描述的那样,“大珠小珠落玉盘”。 人山人海的鞭炮市场,买者和卖者交织得人声鼎沸,阵阵青色硝烟弥漫着冬天的残阳,那个时候卖家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就是现在最流行的广告行为,他们用大马车拉着自己的鞭炮,高声叫喊着:“丁家闪光雷哎~~!信不信这边看啦~~!”然后就当众燃放他们的“丁家闪光雷”,蓝色的闪光随着震耳欲聋的吼叫,炸碎了如桃花雨般的纸屑,声音刚落,孩子们就忙不迭的穿梭出人群,在带着暖意的纸屑堆中翻检未点燃而被炸飞的“闪光雷”。这边声音刚落,那边喊声又起:“高家牛爆仗唻~~!不响不要钱唻~!”就见人群哗地呈圆形散开,空地上立着一个小孩胳膊粗的“牛爆仗”嘶嘶吐着一人多高的火信,人们边后退边不自觉的捂上了耳朵,眼瞅着火信燃尽,“轰”的一声钝响,五脏六腑都跟着跳动了一下,炸起了一团蓝色的蘑菇云翻卷着升到了天空。黄昏时分,鞭炮市场也到了快收摊的时候,各路卖家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会将剩余的烟花鞭炮倾囊燃放,是一种势力的显示,更是一种庆贺的方式,有一种烟花燃放起来高度可以达到两层楼高,说它是火树银花一点也不过分,连冬日的暮云也能给它镶上火红的金边。 此时想想孩子的心态真的很可笑,捡回来的鞭炮跟葛朗台保存黄金一样珍贵着,一直能放到来年正月十五。 放烟花鞭炮是喜庆的举动,但它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对鞭炮市场管理力度的加大,原来的鞭炮市场也就不再那样招摇。每当节前去买鞭炮的时候,看着路边上一个个孤零零的帐篷和销售商小心翼翼的神态,心里就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旧情愫。节日期间,二三两酒下肚,熏熏地听着室外如雷的震响,鼻息里就一定会闻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火药香味,仿佛灵魂已经离开自己中年的躯体,回到了那个干涸的河床,透过阵阵硝烟,隐约看到儿时的自己正从带着余温的纸屑堆里扒拉着心仪的爱物。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127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