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内蒙古(2650) 五官营子捉放鱼 今天(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气温14-24℃。万里无云,秋高气爽,是今年入秋以来不多见的好天气。早晨六点,我跨上摩托车准时出发,今天我的目的地是群山环抱的五官营子鱼塘。在公路上骑行不久,进入山区。青山绿树,金色的农田,相映成趣,赏心悦目。天气好,景色好,心情就好。时而快速驰骋,时而驻足观赏,走走停停。八点多钟到达目的地。 鱼塘不大,水位严重下降,靠近岸边只有50公分深浅。据说水里最大鱼有四五斤重,因水位下降,它们都蜷缩在鱼塘的中央地带。塞北的初秋,早晚见凉,中午高温,丝毫不亚于盛夏时节,俗称“秋老虎”。水温随气温而变化。此时钓鱼要要选择气温回升的时间和水温上升快的地段才能有较好的收获。今天我的钓位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坝埂下。根据鱼情水情,我决定使用两支竿子,一支4.5米手竿,配小钩细线,钓近处小鱼。一支4.5米手海两用竿,粗线大钩,打向中央部位,伺候大鱼。很快铺开摊子,等鱼上钩。 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那个滋味实在是不太好受。坐在钓位上,外表看上去从容不迫,内心里却有如锚抓似的。充满了热切的希望和无聊的焦虑,忍受着太阳的直射和等待的煎熬。没办法,这是钓鱼人的必修课。有些事情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须学会等待和忍耐,这似乎也是所有人的必修课。接近十二点时,我的等待有了回报,终于上了一条白条。心想,从现在起这就算开始了。又过了半个小时,浮漂有力的一顿,提竿上鱼。拉过来一看是一条约一斤重的小鲤鱼。小鲤鱼上钩,大鲤鱼也就快了。 又过了半小时,浮漂缓慢倾斜下沉,是大草鱼咬钩的漂相。我心花怒放,及时提竿,由于激动用力过猛,一只蟾蜍飞出了水面。近前一看,该物全身暗红色,两只大眼睛直勾勾地瞪着我,其丑无比。浑身长满疥疤,看样子一碰就能流出毒液,连腿上都有。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长时间观察一只癞蛤蟆。既不敢看,又得看,还得仔细看。因为我的一支钩在它的嘴里,鱼钩总是要取下的吧。另一只钩在它的怀里并没刺入身体,它时不时地还用它那长着吸盘的爪子握住那支鱼钩。我也曾想到剪掉钩子了事,可转念一想,剪掉的钩子迟早被它遗弃在水里,将来可能会给赤脚下水者造成伤害,那可就是我的过错了。我左手捏着八字环,想放下不能放下,想摘钩没有办法。用棍子按住摘钩吧,担心它的疥疤破裂毒害到我,第一次钓到这么难以摘钩的“鱼获”。 为避免和它发生身体接触,我单手打开渔具包,找出医用弯嘴止血钳子。钳嘴微微张开,伺机夹住癞蛤蟆怀中的一只空钩。钩刺疼痛,癞蛤蟆不断挣扎,子线不断旋转。既不能碰破癞蛤蟆的疥疤,又要在它旋转的怀中夹住鱼钩谈何容易。我小心翼翼地夹钩,它的四个爪子也不断地忙乎,有几次我险些夹住它的脚趾。最后我捏住八字环下边的双子线,使旋转减速直至停止,才从癞蛤蟆的掌中抢过那支鱼钩,交与左手捏住。不过它还是抢走了扎颗粒饵的橡胶圈(见照片)。我又准确地夹住癞蛤蟆嘴中的钩柄,逆向一抖,癞蛤蟆掉进水里。它迅速游进水中。在将近消失时,突然转过身来,瞪了我一会儿,不知是何用意。我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那只蛤蟆,它的回眸一望应该是没有敌意的。 鱼谚说,“钓鱼上虾,趁早回家”。我这钓鱼上蛤蟆,不知所兆如何。看来今天多半不会有什么太好的钓获了。时间还早,我总得在水边坐到时候才能收竿。接下来的几小时,钓了一条小鲫鱼,几条小白条,大鱼始终没到。看看太阳离西山已不远,该收工了。 自打癞蛤蟆上钩,我总感觉有点疙瘿。今天鱼获不多,干脆把鱼放生吧,省得它们勾起我对癞蛤蟆的回忆。鱼护口一倒,大鱼小鱼掉进水里。稍停,各自散开,头也不回地游走了。 
进入山区 
山坡草地 
原野 
庄稼地 
走进群山 
谷地 
杂粮地 
杂粮地 
还有一重山 
草场 
稻田 
我的钓位 
期待 
小鲤鱼 
蟾蜍上钩 
白条 
鱼获 
归途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08960.html 本文章由robertwang于2009-9-15 20:44:07最后编辑过
|